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解码邦崴古茶树
普洱茶
国庆大假之前老友赵寅从成都自驾西藏在稻城亚丁停留多日。朋友圈里晒图,秋日里大片草甸已逐渐变成红色,枫林浸染,漫山金黄,五色经幡飘扬风中,圣洁的雪山倒映在碧蓝见底的湖面之上,一旁高高垒起的玛尼堆仿佛讲述着古老而虔诚的信仰,这梦幻美景和浓郁的藏族风情好似童话世界一般,让人充满敬畏又心驰神往。
他出游的时间我们刚好抵达邦崴村筹备本期独家关注《好大一棵树——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世界价值》,这满眼绿水青山,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茶树资源和物产赋予了邦崴茶区与众不同的灵气。两边景色的强烈对比,顿时心生感慨,只有当我们面对大自然的壮观景象时,才能惊醒人类只是渺小而微茫的存在。
 
行走邦崴多日,能感受到这片宜居土地拥有的一切美好,和人们向往自然的生活方式,然而邦崴茶区的价值不仅止于此。很多人认识邦崴,是从“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开始的。随之而来的是“什么是‘过渡型古茶树’”,“为什么会是邦崴村的茶树”,“如何发现的?”,“怎么定名的?”“有什么世界价值?”“怎么登上国家邮票的?”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从业多年,看过、听过不少有关“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释义和故事,但信息比较庞杂且零碎。为此,大伙儿策划了很久,并听取茶叶专家、老茶人等多方意见后,编辑部全员出动,历时半个多月深入邦崴茶区,走访茶农,拜访老茶人、老专家,查阅档案资料,在本期独家关注《好大一棵树——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世界价值》系列文章中为读者厘清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发现、论证及价值和意义,图文并茂的还原考察经过,逐一解答读者疑惑,真实反映邦崴茶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为什么再一次强调“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世界价值”,因为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发现为张宏达教授编纂的《中国植物志》全面提出山茶属的分类系统,调整和修改外国人的山茶属系统,并以充分的事实和根据把阿萨姆种改为普洱茶,从此,“普洱茶”不仅是一种制作方式,还是一种种质资源,更是世界茶树原种,完美印证了达尔文所说,“某种植物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这种植物起源的中心地带。”;因为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论证解决了“百年茶源”之争,完善了野生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人工栽培型古茶树的进化衔接,为世界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化、人工驯化与传播提供了完整物证链;因为邦崴过渡型古茶树连接起了普洱大地上留存的史前宽叶木兰化石、中华木兰化石和野生型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栽培型古茶树,即世界茶树发展中的5个重要系列实物证据,奠定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事实并得到全球公认,也确定了普洱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在采访过程中,有些许声音对“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定论心存质疑,对此,我们毫不避讳。从毕生从事茶学教育与科学研究的老茶人、老专家口中寻找答案,他们以宽广的胸怀,平和的心态,用辩证思维做出回答,“客观地说,人类个体的寿命在物种进化史面前只是沧海一粟,所以我们推测、猜想,根据现有的认知有理有据地确定为‘过渡型古茶树’,至于提法是否精准,有待后人继续研究,因为世界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类的认知会随着科学发展不断刷新。”
纵观近代普洱茶行业复兴与发展,虽然仅有短短的数十年时间,但那些普洱茶科研团队的研究课题,普洱茶育苗育种无性繁殖,普洱茶园生态留养改造,普洱茶企业创新发展无一不是顶着种种质疑,一路披荆斩棘发展壮大起来的。
质疑是认知层面,也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对于“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定性,我们应当尊重前人的调研成果,并肯定现有的科学定论。至于那些质疑声,我们期待科学研究取得新突破,科普未知、成熟的新知识。!
 
 
 
作者:李楠
日期:2023-12-11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