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茶马古道与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及和谐社会的发展
普洱茶
云南的历史,似乎总是与路有关,而茶马古道则最能解读这种历史。对茶马古道的找寻,其实就如同历史之路的找寻。起于汉晋、兴于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穿行于高山深谷、隐现于万水千山,遍布云南全境。如果以易武为首的六大茶山是茶马古道上普洱茶生产和采购、贩运的起点,那么普洱则是茶马古道上普洱茶的集散中心。
在六大茶山,由于普洱茶名重于天下,是云南之首列,明清至民国入山做茶的滇川茶客纷至沓来,使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的边远茶山空前繁荣,高山深谷间出现了许多曲折崎岖的采茶、贩茶古道。由于当时贩运茶叶仝靠马帮、牛帮驮运,所以人们把茶山通向各地的山道称为茶马古道。从前驮运茶叶销往四川、西藏的茶马古道,主要由西双版纳茶山经思茅、普洱、临沧、大理、丽江、进入川藏。至清朝乾隆年,西双版纳六大茶山所产元宝茶除内销外已远销南洋,外运茶叶的茶马古道也不断出现。主要有易武至老挝勐悻、磨丁、丰沙里、皇堡等地及经老挝乌德至越南莱州等通往国外的4条主要驿道,成为国际商道。
 
由六大茶山通向内地的茶马古道,早就散见于各种志书上,有官道、有山间小道,茶用马帮、牛帮运往普洱再销往内地。从文献看,1845年普洱府为了方便贡茶的运输,用官银修了一条宽六尺长240公里的石板道,从易武一直铺到普洱,此道至今在易武及附近的茶山仍可看到。除官道外,还有很多将各茶山连接的山道。《滇系》中有记载说:攸乐,即今同知治所,其东北二百二十里曰莽芝,二百六十里曰革登,三百四十里曰蛮砖。三百六十里曰倚邦,五百二十里曰曼撒。
交通是开展商贸活动和文化交流必不可少的条件。思茅经倚邦至易武茶马驿道的开通,不仅使六大茶山茶业更加兴旺,且保证了贡茶、官茶的及时采办,也为各地茶客进入六大茶山打开了方便之门。连四川、江西、西藏等地客商也不远万里到茶山购买茶叶,谓之为赶茶山。各地客商以马帮为运输工具将内地的毡毯、布匹、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沿茶马驿道运进茶山,再将茶山所产之茶运往内地。茶叶贸易的兴旺也带来文化的繁荣。
 
如今在六大茶山,残破而断断续续的茶马古道及文化遗址仿佛还传唱着昔日的繁荣。倚邦茶山、易武茶山是当年古六大茶山之首和茶马古道的辐射中心。在倚邦街的正街,还保留着东至西长约250米,宽约12~16米茶马古道。东边街头的东北向有石屏街,东南向有曼松街,西边街头沿西北向有出普洱、思茅的茶古马道,西南向有出易武和景洪版纳的茶马古道。
沿正街两旁,曾茶号林立,先后有茶号十余家,逢街交易、人喧马嘶,有过历史的辉煌。莽枝茶山牛滚塘(现称安乐),曾为喧嚣一时的茶马古道要冲。今街道遗址是昔日用青石铺的街道有一公里多长,街道两旁,茶号商铺排立,居民房屋成片,逢街(赶街子)交易,五日一市人喧马嘶,茶、盐、布、土士特产等物的内外交流异常热闹,以茶为主的贸易曾活跃了一方经济,生产发展,各族安居。
走进茶马古道,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句话:马帮为我们驮出了一方富裕、驮出了一方文化。从明朝末年至民国三四十年代六大茶山的茶叶外销量是十分可观的,那时候从倚邦到易武的茶马古道上每天都有骡马结队,人来熙往。人们经常能看到庞大的马帮、牛帮驮着各个茶号加工制作的各种茶叶向通往国外的山道走去,马帮们不畏艰辛勇于开拓用双脚走出了一条连接世界的茶马古道,他们通过茶叶交易向世界介绍云南及其深厚的民族文化。至今在东南亚各国还有不少人仍在传颂着九龙江(澜沧江)来的大马帮,在他们眼里,云南马帮驮来不仅是名重天下的普洱茶,还带来了不可小视的中国茶文化。
 
明清时在云南境内的茶叶运输由脚夫和各族马帮及背夫(脚夫)共同完成的。那时的脚夫中有一群石屏的夷家女子,每年成群结队进入茶山,为茶商背茶至普洱。清代沈寿榕有诗云:石屏彝女健腰脚,出门大笑男儿弱。而今远作茶山行,茶叶尖如妾命薄。薄命奈如何听唱垄匆歌。歌拍双双声起舞,郎心不知妾命苦。君不见,普洱城南人几家,家家人有思茅茶。少年饮茶莫饮酒,醉向腰间寻匕首。反映了有彝族妇女参加到背夫驮运中。当地还流传着一首民谣:砍柴莫砍葡萄藤,嫁人莫嫁赶马人。记录了赶马人一年四季,风餐露宿的艰辛生活。
普洱茶
在思茅普洱(今宁洱),今仍保留有不少茶马道遗址。茶庵塘也称茶庵乌道,宽阔的路面是五尺官道的标准尺寸,全部用青石板建成,有的段高出地面,有的地方还能看出当年修的排水沟这就是茶马官道,从普洱运往昆明进京的贡茶和销往各地的茶,必经此道。大道上深浅不一的马蹄窝,似乎还记录着当年的繁忙景象。据学者们考察,由普洱出发的五条茶马古道有东北路、南路、西北路、东南路、西南路5条。东北路经墨江、元江、玉溪到达昆明,全长580.6公里,行程17天,也叫官马大道。
普洱贡茶从这条路送到昆明,直至北京。客商以及官员来往、运送茶盐等土特产,都来这条路,所以特别重要。明清两代,沿途设立了诺干,营、哨、汛、塘,严密防守。南路经思茅、车里、佛海、打洛至缅甸,全长311公里,步行单程8天。西北路经景谷、景东、凤庆、弥渡、下关、丽江至西藏,再转口印度、尼泊尔,称茶马大道。东南路经江城到越南莱州、海防,直至欧洲。西南路经澜沧、孟连到缅甸。如今,普洱境内尚遗磨黑、孔雀屏、那柯里等古道。磨黑因盐而得名,马帮把茶、盐驮出去,又把药材、棉花、香料等驮回来。盐茶相伴的运输方式也是节约成本的方式。从磨黑往东就到了现在普洱保存马店最多的古代驿站—孔雀屏,有一条约4米宽的石板路贯穿全村。路边除少数的砖房外多数是旧时留下的土房,其中不少就是当年的马店达34家之
多。
 
除西双版纳外,临沧也是云南重要产茶区和茶马古道的重要区域。今风庆和鲁史镇古镇还保存着很多文化遗迹。临沧段茶马古道分为两条,一条继续北上丽江、中句,进入四川、西藏。另一条转为东进样云、楚雄进入省会昆明,再连结中原内地。这一条是通往省城的,民间称之为通省大道。自然,那时候中原内地的先进文化与先进技术都是顺着这条茶马古道引领进入。
风庆被称为滇西文献名邦,有着浓郁的儒文化影响和云南第二大孔庙。从景东到最靠近下关的鲁史,沿途都能找到一些散落在民间的曾经繁忙一时的纺车,而且它几乎与黄道婆的杰作同出一辙。至今,芒团还生产一种被傣家人称作沽沙的白纸,有制造这种纸的全套原始手工艺,与东汉宫廷专家蔡伦的造纸术大同小异。在风庆等地的古民居大多是四合院和三合院。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国北方民居,三合院则是江浙风格。有一座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乐家大院,其正房有拱形廊顶,拱顶上又绘有水墨花鸟之类,这又是江南徽派建筑风格。
 
鲁史古镇是临沧茶马古道最有代表性的多元文化荟萃之地。鲁史原称阿鲁司,位于临沧凤庆县东北部,澜沧江与黑惠江中问,历史上是连接巍山、下关、滇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早在明万历26年间(公元1598年)在此设阿鲁可巡检,并辟街市。康熙4年,云南北胜州(今丽江永胜)设茶马市场,凤庆茶大量经丽江流入藏区。从顺宁府(今凤庆)到鲁史镇,中间有澜沧江相隔,清乾隆26年(1761年)顺宁知府刘清督士民建青龙桥,进一步方便了茶马运输,使鲁史更加商号林立,外来的绸缎、棉纱、布匹、盐巴和本地茶叶、核桃、木耳等土特产在此交易集散。马帮到临沧茶区购茶,要在这里歇脚,每天有两、三百匹骡马经过。
每年春茶会,更是马帮塞途。内地商人把带来的货物从这里辐射扩散到其他地方,再把购入的茶叶等运到下关输出。由于地势险要,加之有黑惠江、澜沧江两个天然屏障,鲁史成为古道咽喉,商品集散地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今保存完好的老街、戏台、古宅、石板古道、马店和驿站,还显示着当年的繁华。
 
从文献记载看,鲁史最早的土着居民是今天布朗族的先民蒲蛮。今有汉彝回苗白傣壮满普米傈僳等10个民族,这里既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更多的是内地先进的汉文化。据清《顺宁县志》载,明万历二十十六年(1598年)改土归流,各省着姓巨族之裔,先后踵至,使鲁史成了一个移民古镇。鲁史街共三街,七巷的格局。三街代表天、地、人和,七巷代表七星朝斗。整个古镇以四方街内心点,三街七巷都以此为基点布局,处处透出儒家传统文化的印记。当时的文人们用绿树、粉墙、青瓦,古道、小巷、人家来形容鲁史。
这里的房屋结构大多是三坊一照壁,是江浙民居的风格讲究的是开敞纳气、接风迎财、通风采光、清爽凉快。俊德昌是过去鲁史有口皆碑的茶叶大商号,现存占地532平方米的骆家大院是一座走马转阁楼的四合院处处体现着精致、豪华。全院有大小房子5幢34间,五个天井中建了两个对称的花园,外观气派非凡,庭院幽静含蓄,通过“转角门”才可以进入正房,这一拐一一转,可以纠止风水,让入门的德气、财气藏而不露,这叫聚德聚财,把风水学说体现得淋漓尽致。在鲁史像骆家这样的建筑还有十多家。因茶而兴的鲁史,在内地先进文化的影响下,不仅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从明清时期始的教育和宗教也迅速发展,明朝时期,鲁史就有私熟医学,宗教文化方面,先是佛教进入,后是道教进入,佛、儒、道三教进入鲁史,形成寺观很多的特点。
普洱茶
离开临沧,折而向北,从滇四北入藏的滇藏茶马古道更惊心动魄。这段在险恶的自然环境挑战下行走于地球的最高点的茶马古道,山高谷深,峭崖密布,就在这条连接云南,康巴和西藏的古道上,千百年来不知留下了多少各族先民艰难跋涉的足迹和说不尽的历史:当寸滇川条经中闸翻越梅里雪山后经加即、碧土、扎玉、左页、帮达至吕藏间的商路主要有两条都,再分路至江孜或拉萨;另一条则出中甸经乡城、桑堆、理唐、雅江至康定再至日咯则等地入印度,今天公路虽有些部分不完全同上,但茶马占道依然是今滇藏公路的主体。
 
迪庆地区的历史,总是和茶马古道分不开,通过古道与全国的历史密切相连,同时又与云南地方民族历史的发展血脉相关,其特殊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又返过来增添了茶马古道博大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弥渡县太花乡今仍存的南诏铁柱,显示着当时大理地区六诏统一和南诏政权的建立面与此同时,西部吐蕃政权也统一了青藏高原各部,并在北方与唐王朝争夺安西四镇,在南方与唐王朝和南诏争夺四川边境和渍西北地区,云南迪庆地区一度尽归吐蕃。公元707年唐朝军队在庆一带击毁吐蕃城堡,拆除了吐蕃在漾水、濞水上的铁索桥,切断了吐蕃与洱海地区的交通,并在漾濞江畔立铁柱记功。
唐标铁柱今已不可觅,但丽江塔城铁桥遗迹犹存,当时虽三方在这里争夺,对峙,时战时和,但信使,商贾仍不绝于途,军事斗争是暂时的,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与交往则是长存的北宋时期大理国主动与宋朝建立藩属关系使一度紧张的政治关系松弛下来,在宋朝政府提倡的茶马互市下,各民族和大理、吐蕃及宋朝之间的交往被一种更有积极和深远意义的经济与文化往所取代。
 
宋朝至元朝,大理丽江等云南内地和康藏间商旅,文化宗教信使通过茶马古道频繁往来,商人们将云南的茶、盐及内地的丝绸品运到康藏沿线,又将藏区的骡马、麝香、羊皮、羊毛及来自印度的珠宝首饰运回。为扩大这种边境贸易并征收税收,宋朝政府特于四川雅安设博易场和茶马互市司,定期组织大规模的贸易,铁桥接吐蕃界,三千二千口交来博易,云南的中甸、德钦,塔城和丽江成为滇川藏间的交通和茶马贸易集镇,同时也成为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
闻名的丽江古城,这座位于玉壁金川间的纳西古城,它包容了多少丰富的民族和文化而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在她超凡脱俗的灵山秀水和有着厚重历史的文化里,曾有过唐宋时期南诏、大理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和茶马交易的繁荣,这段特殊的历史,使得云南与川藏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变得十分频繁。
 
茶马古道上的迪庆地区,虽山高水远,却是各民族和地区间通过古道进行以茶盐为主的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之地,在迪庆茶马古道上,自唐宋时期以来,不仅经济、文化交流往来频繁。这里土地辽阔,草原四周有高大的群山环绕,雪岭连绵,气候高寒。这里多种民族共处,人与自然和谐相生。中甸县城是一个具有藏民风采的城镇,地处滇、川、藏三省交通要道,自唐代以来,就是茶马互市的主要场所,进出康藏商旅马帮均以此为交换之地,留下了她辉煌的一页。
在茶马古道上,除那些大山大江大气势给人的震撼外,那些依然屹立着的,残破凄清的建筑,尤其是雪域巍峨宏大的寺院和无比壮丽的建筑雕刻绘画艺术。那种神秘古老和苍凉,更震撼感染着人们的心灵。在中甸草原尽头,有两山横亘,犹如大门半开,门内,瑞土山突起,一座广阔宏大的建筑覆于其上,俨然一座山城,周边堵墙排列,褐窗密布,鳞次栉比的屋宇层层井然,上层金光灿烂,威严雄壮。院内传出阵阵钟鼓之声,无比的庄严,幽远而飘缈,这就是中旬松赞林寺,康熙元年,达赖五世奏请朝廷在康藏地区建立13大喇嘛寺,松赞林寺名列其中。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开始大规模扩建该寺。至雍正年间改名归化寺,寺庙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有1226名僧众的滇藏康边最大的喇嘛寺之一和黄教中心。松赞林寺的建筑、宗教文化和收藏阵列的经书,典籍、医学、雕刻、器皿和绘画等艺术品,均为珍贵文物,它既是藏文化的结晶,更是多元民族文化的荟萃。
从最能充分体现雪域高原造型艺术建筑看,它融汉藏等不同民族建筑的风格为一体,在大量的雕塑绘画艺术中,既有中原文化传统,又有印度、尼泊尔风格及西亚文化的强烈影响,它反映了香格里拉走廊上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相融并存。在澜沧江大峡谷里,至今还有当年茶马古道留下的诸多遗迹,如今的华丰坪村,便是当年的驿站。“茶马古道”的入藏门户—德钦,是一个藏传佛教和西方天主教共融的世界,这里不仅可以看到飞来寺,德钦林寺等喇嘛寺,还有清真寺和茨中天主教堂,这是多种宗教相生并存的和谐。
 
云南关山万里,古道斜阳的关隘锁住了通向各地的要道,穿越了云南几千年历史的马帮和遍及云南各地的茶马古道、古镇及多彩的民族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有人说:云南的经济文化交流是马帮用马驮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千百年米,茶马道上形成的大大小小集镇,不论是易武、鲁史还是云南驿、寺登街,既是茶与盐的始发地,又是马匹、药材、日用百货等的集散地。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规律,都因茶兴而兴,因茶哀而衰。而茶的兴衰又是与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沧桑的巨变虽然使茶马古道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对民族文化交流,在促进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永存。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作者:《云茶大典》
日期:2018-02-12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