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茶的故乡,从简简单单的茶鲜叶发展到现在的六大茶类,中间这段悠久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茶鲜叶发展为干茶叶,最后到蒸青团茶;
第二阶段:从蒸青团茶到炒青绿茶;
第三阶段:从炒青绿茶到六大茶类。
咱们先从第一阶段说起。讲历史,自然会饮用到大量的古文记载,较为枯燥,还请大家见谅。
一、茶鲜叶到干茶叶:
周朝时,茶叶已经被列为祭品,丧事、祭祀时所常用。茶树的生长要看季节,而丧事和祭祀的时间无法固定,要是能固定时间那该多吓人。所以无法做到随采随用,只能提前将茶叶预备好,等到丧事、祭祀时使用。为了延长保质时间,便将茶叶晒干或者阴干保存。
到了春秋时期,茶鲜叶转变为食用,古书记载:“炙三弋五卵茗菜,喝用。”茶叶被视作菜,做成菜汤喝。西晋郭璞的《尔雅注》中记载到:“冬生叶,可煮乍羹饮。早采为荼,晚采为茗,一名茹,蜀人名之苦菜。”冬季的茶叶可以煮成粥饮用,蜀人将茶称之为苦菜。
战国时期,用来食用的茶又扩大到了药用,开始大规模晒干、阴干,做成利于保存的中草药。但由于光热的作用,茶叶本身的变化极大,本质就是发生了氧化反应,其中晒干比阴干的变化更大。公元1554年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中说道:“芽茶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就像现在的白茶一样,有特殊的品质和风味,是最接近自然的茶类。
战国之后茶的使用和形态,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一直到了魏朝,才制造出了饼茶,撬下一块碾碎冲泡饮用,这时的饼茶青草气味非常浓,后再不断的尝试与改进中,发明出了蒸青制法,采摘下来的茶鲜叶会先使用蒸青方式杀青,蒸青后制作成饼茶,饼茶贯穿在一起烘干,此时的茶味道大大被改进。通过茶叶除去青气的实践,古人又探索出茶叶苦涩之味的来源,古人将鲜茶叶清洗干净,而后开始蒸制,蒸完之后开始压榨,将茶汁去除,最后制成茶饼。将茶汁去除的工序可以大大降低苦涩味道。
二、蒸青团茶到炒青散茶:
蒸青团茶到炒青散茶,从公元961年到1368年,用了400多年,这中间其实应该是两个阶段。先是从蒸青团茶发展为蒸青散茶,再由蒸青散茶发展为炒青散茶。
制作蒸青团茶时,虽然已经有了除去茶汁的改进,但制成的茶苦味还是非常浓,通过实践,又进行了改进,发现蒸青后的茶叶不经过揉捻,不压成饼,而是直接烘干,苦味会有所降低,于是有了蒸青散茶的制作方法,用来降低茶的苦味,同时保持茶的香气。当时的蒸青散茶有顾渚紫笋、毗陵阳羡、绍兴日铸、兴隆双井等等。
后在长期制作中积累经验,进行改进,在十二世纪末,出现了炒青散茶,用干热除去茶叶的水分,除去茶叶的青气,提高茶香,成功替代了蒸青绿茶香气不高,青气过重和滋味苦涩的缺点。自此之后,炒青绿茶全面代替蒸青绿茶,蒸青制法被淘汰。
三、炒青绿茶发展到六大茶类:
明朝是我国散茶快速发展时期,不同种类的散茶应运而出,各地茶种也相继出现。常年的制作,通过实践后发现,烘干绿茶没有炒干绿茶香,出于对茶香的高要求,创新出了炒干绿茶。
炒干绿茶是炒青散茶的最终版,绿茶的制作流程为采摘—杀青—揉捻—干燥。杀青环节分为蒸青、炒青、晒青和烘青,炒青散茶便是在杀青环节发生变化,由蒸青变为炒青。现在的晒青和蒸青绿茶基本上已经消失,蒸青绿茶有少许茶商在做,成茶之后出口日本,咱们国内没人喝的,炒青绿茶如西湖龙井等,烘青绿茶如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
炒干绿茶则是在干燥工序发生变化,由传统的烘干变为炒干,现在基本上都是炒干,茶的香气更高。
在制作绿茶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制作技术推陈出新,不断改进,其中绿茶的外形变化多端,有珠形、条形、单片形的瓜片、扁平形的龙井等,这些茶各有特点。
除此之外,通过绿茶的制作工艺也衍生出了其他五类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相继出现。至于这五大茶类出现的顺序,历史错综复杂,也没有啥知道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