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意中看到一篇有关普洱茶老茶新做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提到过去的四大国有茶厂都有老茶新做的情况,这个事在茶友圈也引起了热议,今天就这个话题我也来和大家聊一聊。老茶新做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些散放了很多年的茶进行加工压制再出售。在2006年后包装上注明的出厂日期就应该是后面加工压制的日期,而不是散毛茶加工好的日期,这样才是符合国标的。
所谓老茶新做,在我看来制作成型时的原材料应该100%是存放了一定年份的茶。但现实中的老茶新做有两种情况:据我的经验第一种显然就是将存放多年的散毛茶再进行加工压制而成。这里面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茶的品质有好有坏,这除了取决于散茶本身的品质之外,还有这些散毛茶存储的地点、存储地环境的湿度、温度等等,因为这是决定老的散毛茶品质的关键。通常而言,厂家是不愿意长期保存大量的散毛茶的,因为散毛茶体积比较大,是紧压茶的4倍左右,它占用的存储空间大,环境温度、湿度不易控制,存储的成本太高。并且长期以散茶形式存放会影响茶的品质,对于厂家来说得不偿失。
市场上确实有一些老茶新做的茶在出售,那它们的原料来自何方呢?据我的经验,第一个来源就是茶农,有的茶农当年新茶卖不完自己就会留存一点,这样几年就会积累下来少量的这种所谓的老茶,尤其是2008~2010年间留下来一些散料。还有就是一些倒闭的小型初制所或者是小型茶厂,会遗留下一部分散料,这是生茶的一个大致情况。
熟茶基本上就是来自于那些无法再经营下去的小厂或者是典当行业也就是抵押行业。我在几年前帮朋友看过20多吨产自于2008年来自于抵押行业的熟茶,至于说到大厂的老茶新做,所见甚少。其实过去的国营大厂都会有意留一些老茶,主要是用于在制作新茶的过程当中将老茶拼配进去,起到调味、改善茶后期转化的一个作用,这并不算老茶新做。大厂只有极少数茶属于老茶新做的范畴,比如勐海茶厂也就是大益的7262就属于此做的代表性产品,它的来历大家可以自行上网查一查,我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第二种情况是有的茶商没有保存好当年的饼茶之类的紧压茶造成了口味有所偏差,他们将这些紧压茶用蒸汽蒸散再进行干燥,这样可将茶中的异味除去大半,然后再进行压制成型包装。存放两三年后再出售,也能有一点老茶的感觉在里边,当然在韵味、香气上还是有明显差别的。上面所提的两种情况并不全面,还望各位茶友来补充、讨论。
这里需要和大家说的是老茶新做对于熟茶而言影响不是很大,制作好后存放个三五年后品质即可恢复大半。但对于生茶而言影响就会比较大,因此各位在遇到此类茶时就需要多看、多喝多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再下手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