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长期喝普洱茶到底会不会体寒?
上·体质篇
常常听茶友们说,长期喝生普,现在这身体体寒的不行了。这是一个从业者本身,尤其是女性从业者,不愿意去面对,不愿意去解答,更不愿意去探究的话题。
 
我曾见过一个云南昆明籍的老茶友在北京做律师工作,将近要退休的年纪,哪怕冰天雪地的冬天,也一定要每天喝生普。我问他说,您这样从四季如春的昆明到北方的,过冬的时候喝茶还不悠着点,大冬天喝生普多寒啊?他说他就像历史中著名的反贪清官大明朝的海瑞,天生极阳性体质,生普尤其的适合它中和体内的火阳之气,而且他这体质,两个儿子也随他。
 
我在台湾见过一个女佛教徒,她也是一个钟爱喝生普的茶友,夏季38度的高温,她带着帽子、穿着外套、并选择正午阳气最旺的时候,用随身带的大概只有20-30毫升容量的小号主杯子,静静的喝着生普很满足。她说她天生极寒的体质,加之刚生小孩后不久,身体虚弱,阳气生发力更差。人生的特殊阶段,此生的特殊体质,能够喝上几口自己喜欢的生普,非常的难得和容易。
 
以上属于人类体质当中,两种极端的状况,但确实向茶从业者展示着,茶在不同体质人群当中的客观反应。
 
茶从业者中,不少女性感性又封闭,不敢深究和公开探讨,男性呢自我而又情怀,总拿着自己的身体反应和体质,就以为全世界的茶友都和你都一样。
 
虽然我也是女生,但是我也是数学系的脑子,喜欢研究事件背后的概率和逻辑。多年经验总结出一点规律,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1.十女九寒,女性茶友比男性茶友喝茶更容易体寒。
 
2.大冬天浑身热,可以暖好几条被窝的男性,基本属于阳性体质。
 
3.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的,可参考父母,体质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4.特殊地域的人、特殊种族,比方说,在茶区长大的人,西部高寒地区的食高脂类食物的少数民族,普遍体质都善茶。
 
5.随着季节和饮食的变化,人类的体质也会随之,又一定的微变化,甚至会因为一些人身的契机的改变,体质发生类非常大的改变。
 
6.生理期间、孕产哺间、体重忽高忽低间、减肥后,普遍体质偏虚寒。
 
成瘾型茶友喝茶,会常说舒服,慰藉感极强。而内生长性茶友喝茶,却常会说,能喝茶是一种清福。喝茶的时候我更了解自己,身、心、灵的所有。变的是人喝茶的心思,不变的是茶本身。带着一定的觉察去喝生普,确实是更了解自己身体的过程。
 
了解身体的原生体质,当下的体质,以及一些浮动和变化。如有出现双腿寒、四肢寒、甚至是后背寒、肚皮寒,那个时候说明身体已经不适合喝茶了,或者说饮茶量已经超标了。
 
在这里,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跟茶友说,什么体质的人都可以喝生普,但不同体质,茶量和品饮方式却是不一样的,重在了解自己。
 
下·茶性篇
今天我们从茶性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而今热议、非议、且棘手如雷的话题:“长期喝普洱茶到底会不会体寒?”茶友在喝茶前一定是先了解自己的体质为本,第二位才是系统的了解茶背后的茶性。我们将从三个维度为您阐述:
 
首先, 从“茶的陈化期”来说:
 
1.新做出来的初毛茶,头两个月还在“发汗期”,此阶段茶性极寒。初入门的茶人,在茶山收购原料的时候,免不了大量的试喝此阶段的茶。为了保重身体,要巧妙试茶,严格的控制饮茶量。
 
2.新做出来的成品生普,头两个月也还在“发汗期”,此阶段无论任何茶商的茶,茶性都极寒。有责任的茶商,会在茶饼的含水量降至10%之后,才会装箱入库及销售。
 
3.从普洱生茶茶饼精制完成,或者说包装上的出厂日期开始算,半年之内,茶性极不稳定且寒。对于初入门的经销代理商,应以节制性饮茶为原则,即只可以壮胆尝鲜,学习及记录茶的特征本味。并有责任告诉购买此时期茶的茶友,重点交代饮茶准则。
 
4.普洱生茶在6个月-5年间,茶性偏寒凉,5-10年间,茶性由寒凉逐渐转变为温和,整个过程随着仓储时间的推移,而呈现从“寒-凉-平-温”的过渡。这十年间,苦涩感渐弱,厚重感增强,润醇度提升,即口感和茶性逐渐的有了飞跃式的转变。
 
5.普洱生茶超过10年以上者,逐渐转为温性。
 
6.茶友可在饮茶期初期阶段,评测自己的每日茶量(后期会详细讲),且尽可能的在日茶量的范围内进行品饮。
 
其次, 从普洱生茶的口感上来说:
 
1.用滋味中的“苦”元素来评测,即滋味越苦,身体越容易“泄”,相比其他同年份的生普,性更寒些。体质燥热、消化不畅、长期便秘,可多喝苦度强的茶。
 
2.用汤感中的“刚烈”元素来评测,即茶汤中的刚烈感、侵略感、刺激感越强者,相比其他同年份的生普,性更寒。阳气重,肠胃功能又比较好,整天大鱼大肉的吃,年轻力壮者,可多饮。
 
3.用相同茶水比下的“浓淡”度来评测,即质感越厚、越浓、越酽者,相比其他相同年份的生普,性更寒。比较厚的茶,说明其内含物质比较丰富,内含物质的总量也比较高,转化速度自然更一慢些,那么茶性的变化,也将随之更慢。但这一类的茶,长期收藏价值较高。
 
最后说说,同样的云南大叶种茶青为原料、不同工艺的茶类:
 
1.古树晒红,因其制作工艺的最后“干燥"一环节,有别于传统红茶的高温烘干,而是和普洱生茶的初毛茶一样,是太阳光自然晒干。故没有烘干干燥的传统红茶的那种燥热感,但却有了一种类似于生普初毛茶的“发汗期”,即制作好后的头两个月,茶性偏寒凉。发汗期过后,茶性温和。
 
2.古树白茶,由于制作工艺在采摘后,只有萎调和干燥两个环节,属于前发酵,且发酵程度大概在10%左右的微发酵,故新茶茶性寒凉,并随着仓储时间的推移,茶性逐渐的转为温和。
 
3.古树熟茶,因渥堆的过程带来的“火气”较重,一年内茶性较为燥热,一年后茶性转温。
 
总结:
 
1.体质燥热者,可多饮茶性寒凉的茶,比方说陈期比较新的生普或者白茶,却不易多饮热性、火气大的茶。
 
2.体质寒湿者,可多饮热性的茶,比方说武夷岩茶、传统红茶,却不易多饮寒凉的茶。
 
3.茶性温和的茶,往往安全系数比较高、普适性比较强。但普适性强了,口感和品饮价值,就不一定能达不到茶友的要求。
 
4.不是偏寒凉或偏燥热的茶就不能喝,而是要在了解自己的体质和茶性的基础上,在健康和口感偏好之中,找到一种平衡点,健康正确的品饮,且饮茶有度。
 
注:此篇中所讲的“寒、凉、平、温、热、燥”等词汇,是对茶性描述的一种相对词组。也就是说,是它们相对于其他茶类的“寒、凉、平、温、热、燥”。在没有经过加工和发酵的新鲜茶叶,都是属“寒”的。任何茶类,都应健康、正确且有度的品饮。
作者:佚名
日期:2019-12-27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