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苦不涩不是普洱茶”,这句话从茶叶内含物质的组成上看是正确的,只是相对于大众的品饮口感上看,有些内含物质协调性比较好的茶品不怎么显苦显涩罢了。但您有没有发现,咱们刚开始喝普洱生茶的时候,往往感受到的是苦味,并不能明确分辨出是否有涩味,这是为什么呢?带着问题,为了未来的幸福,不!是为了答疑解惑,于是我又去请教了隔壁小姐姐,促膝深谈后得到以下几点:
首先,普洱茶的苦主要来自于藏在其内的生物碱、花青素等物质,涩主要来自于多酚类、酚酸等物质,甜主要是由氨基酸带来,这些物质在茶汤中同时浸出,“相互结合”后就形成了鲜爽、刚烈、醇厚等口感;
其次,人的正常生理味觉中,一般能够明显分辨的是“酸甜苦辣咸”,其中苦在舌根最慢也最敏感,而涩,比较白话的形容就是“麻”,它并不是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上的直接反应,而普洱生茶茶性中的涩,并不是明显的麻却又略带麻意,与我们所讲究的顺滑是完全相反的,直接表现就是口腔壁肌肉收缩且舌面略麻,其收敛作用并没有到青柿子那般的“生涩”程度;
最后,一般在生茶中,涩与苦基本都是伙同出现的,苦的敏感性显性高于涩感,所以刚喝普洱生茶时咱们更多能感受到的是苦味;当然了,如果想体验一下收敛性较好的“涩底茶”,不妨试试勐宋方向、松山方向儿茶素含量较高的生茶亦或者夏茶?(当然儿茶素苦性也很强)
经常有茶友同我说“回甘好的茶,其茶汤入口显甜”,真是这样的吗?其实大部分茶友都知道甜与回甘是两回事,甜是人的一种味觉,更多产生于舌尖,而甘是人口腔中的一种复合型感觉,是茶叶内含物质刺激喉咙及口腔后反馈出来的一种综合感受,当然这种感受是滋润的、是愉悦的。今天咱们就先聊聊入口甜这回事!因为“重口百味”的原因,如果茶友们在喝茶时感觉到入口显甜,小时觉得有几个角度可以说道说道:
一是,可能茶汤本身甜度就高,也就是茶叶中游离型可溶性糖类物质较为丰富;
二是,喝的是发酵比较好的熟茶,因为茶叶中还含有大量不溶水性糖类物质,这些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因为水热和酶的作用下水解成了可溶性糖,发酵较好的熟茶自然甜度也好;
三是,云南大叶种自成一派是因为其内含物质更丰富,有更高的层次感体验,但同时整体口感反馈也相较小叶种浓强许多,而最明显的“苦涩”便是浓强口感中的“冒头份子”,这使很多新茶友觉得普洱茶简直“难以入口”,品饮价值不高,所以有些不正经的“朋友”会在工艺部分引入一些他类茶叶的手法,比如说重萎凋、长杀青等,就如上一篇小时所写的文章一般,“重萎凋”会引起化学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氧化作用,加速了茶叶内多酚类物质的转化,口感滋味就会偏甜偏厚;至于“长杀青”,茶叶内含的咖啡碱,显苦提神,但这种物质会在120度以上高温时升华,时间越久失去越多,苦味弱化的越多,这样制成的毛茶苦涩度降低,入口显甜,整体适口性强,但是就普洱春茶而言,小时真心不建议新茶友入门选“入口显甜”的茶品,至于为什么请大家通过文章自行理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