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普洱茶的人越喝口味越重,一般人直说受不了,喝一两杯就醉了。
原因一:因为普洱茶在茶类中就是味道较重的茶叶,自古就有普洱茶味最酽的形容,酽的意思就是浓,味厚。普洱茶名义上是使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作为原料,大叶种茶味道比小叶种的酽。
原因二:喝茶人的日常习惯养成,经常喝普洱茶的人,感官会被普洱茶本味同化,也就是说得多了感官(口腔和喉咙、胃)会钝化。一些在别人喝起来苦涩的茶,他是感受不到的。那就只有把投茶量加大,或者增加泡茶时间。这两种方式会把一个人的口味变重。举个例子:正常的茶具,一般人投茶量8g,10-30秒内出汤。而口味重的人,投茶量估计得15g左右,40秒以上出汤。因为感官钝化,一般的那种方式泡出来的茶喝起来感受不喜欢。重泡出来,大苦涩之后就是猛生津回甘。不一样的感觉。
以上说的是普洱茶生茶。而熟茶重泡之后,得到的感受跟生茶又不一样。
而这种重口味的饮茶方式,不提倡。但你不去尝试这种重口味。你是一直都入不了普洱茶的门的。曾经我遇过很多喝普洱茶的人,冲泡的茶汤总是带着水味,还说这茶好甜。而不时喝到我认为适合大众的茶汤时,这些人三杯茶就喝不下去了。苦涩生津回甘本就是普洱茶的本味,不去接受怎么能认知入门呢?
而口味喝重了的人群,能否喝下来,其实是可以的,正常冲泡品饮其实就能喝到本味,如果不行,那就停一段时间普洱茶,喝一些滋味相对普洱茶淡的白茶。笔者我有一段时间(大概两周),只饮白茶。后面再去饮普洱茶,感官确实敏锐了很多。但由于停了一段时间的普洱茶,再去饮普洱茶,对于以前身体记忆的一些普洱茶因素判断是不准确的。
比如盲喝一款新普洱茶(以前没接触过),茶本身的滋味是能感受到,但对于工艺、树龄大小判断、产区判断等是判断不准确的。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因素则是笔者日常饮普洱茶都是有点年份(3年以上)的普洱茶。
一般人喝普洱茶,偶尔还是可以尝试一些重泡(大投茶量、长时间泡)的茶。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茶的不好的一面。
当然,怎么喝茶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不用按别人的方式来。但要在交流的时候,还是要有一个大家共同的认知(冲泡得合适的茶汤)。这样大家才在一个频道。不然一个水味茶汤,一个合适茶汤,一个重泡茶汤。三者不在一个频道,是没法交流的。
我接触到喜欢重泡的人,大部分都是制茶的人。而喝茶人重泡中较多的是喝茶时间长(7/8年以上)有岁数(40朝上)研究茶的人。
而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喝茶的人并不是制茶人,也不是老茶客。假如你喝普洱茶开始重口味了,那就需要调整一下了。尽量适量饮茶,不要过量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