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普洱茶陈化的本质是什么?
易武茶当道,自始至终都不是一个偶然的味觉现象,而是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就决定的大道和必然。
 
易武味之道,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王道”。
 
千百年来,这些相似的风骨,浸染进中国人的灵魂。
 
品质与人文的底色,让易武茶斗转星移几百年,一直都是茶人的共识。
 
对品质的要求,其实就是细腻与醇厚共舞。易武茶,是茶人的共识。
 
健康生活,需要个人常识,而不是他人的“知识”。
 
比如说喝茶。
 
喝什么茶,才能让我们健康。
 
其实是常识。
 
首先茶树是根本。
 
有性繁殖的乔木古树,肯定是比无性繁殖的灌木台地要好得多。
 
其次是茶地。
 
《茶经》里明确讲“阳崖阴林”,方可饮用。而“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性凝滞”一句,直指原料性质。
 
在茶山里常听到一句话:“看山,看地,看树,看人”。
 
其实,现在只能“看人”了。
 
最后是什么地方出什么样的茶。
 
这是根据茶性、土壤、气候、海拔等等所决定的。
 
大米肯定东北偏优,
 
龙井肯定西湖核心的好,
 
普洱就是古六山的好。
 
茶叶的保健作用毋庸置疑。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但也同时指出:“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
 
就是说,喝好茶对身体肯定有益,喝烂茶对身体肯定有害。
 
希望大家都能喝有益健康的茶,健康喝茶~
 
普洱茶陈化的本质是什么?
 
“越陈越香”、“越陈越醇厚”这些表述只是普洱茶陈化的表面特征,其本质特征应该是“陈化转性”。
 
除古六大茶山老品种是“性温味香”外(《元江府志》里有“性温味香,异于他产”,指的就是古六山),其它茶区的生普多是“寒凉性”。
 
陈化的主要目的是把寒凉性转化为温和性,使其更适合人饮用。
 
一般来说,如果陈化时间不够,对身体并不一定有益。
 
所以,喝茶首要的问题不是好喝不好喝,而是能喝不能喝,不能为色香味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
 
我们讲依据茶性喝茶,就是要建立起对茶性的基本判断,从而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喝茶,真正做到安全喝茶、健康喝茶。
 
如果真要喝生普,一是喝“性温味香”的古六山生普,二是喝真正的古树生普,三是喝有一定年份的生普,这三条应该是没啥问题。
 
选购普洱茶,首先应明确普洱茶的核心价值。
 
一句话:新茶好喝,陈化为老茶后品质更佳!也就是所谓“越陈越醇厚”。
 
普洱茶的品质构成,都应围绕这个核心价值。
 
就那种新茶苦涩不化,无法下咽的,千万别听信人说“放放就好了,放几年就好喝了”!千万别信!
 
跟人结婚,要多找优点看,才能把日子过好。
 
其实卖茶也一样,卖什么就要找出它好的一面当成卖点,不断去重复卖点放大卖点,才能把茶卖好。
 
选茶,要找缺点;卖茶,要找优点。就相当于谈恋爱,找缺点;结婚后,找优点。
 
普洱茶是一种容包万千世相的茶,众生各种心机于此一杯茶中原形尽露。
 
茶农大多更重眼前,盼望每年都能多釆多售。
 
只有少数高品质的茶农,以爱养树,以爱做茶,提升到品质的层面做事。
 
而茶商大多精于算计,主要考虑的是快进快出,转手得利,怎样用最小的成本,赚到最大的利益。
 
剩下的,才是很少的一些真正爱普洱茶的人。
 
他们对新茶品质的严格把控,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存养出一款好茶。
 
他们选择原料的出发点,就是确保将来这个茶有存养价值。
 
从大量品鉴实践中很容易得知,便宜的普洱茶毫无存放价值,这个没啥好争论的。
 
做普洱茶需要积累大量的品鉴经验,不同茶区的,不同存放地区的,不同年份的,反复喝,反复品,反复揣摩,摸索其规律性,然后按规律去做茶。
 
长期干,慢慢来,等着瞧,这是做普洱茶的内在要求。
 
不论是茶农,还是茶商,思想意识都应往这个点上靠,才能把茶做老实。
 
好好养树,才能有好茶料;有好原料,才能做出好产品;有好产品,才能存养出好茶品。
 
一饼普洱茶如果能达到清、正、和、醇、爽,即可称为正品。
 
“清”即清香,它的香气香味是干净的,而非杂染的。
 
“正”即性温,茶性不寒,茶味不偏,饮之适宜。
 
“和”即内含物质协调性好,入口即甜,啜苦咽甘。
 
“醇”即纯厚,茶汤饱满,滋味丰富,层次感强,外柔内劲。
 
“爽”即愉悦,饮后身体通透,神清气爽。
 
做茶的应该都知道,只要是原料纯正的古树,尤其是古六山以及一些代表性茶区的,这个标准都容易达到。
 
你开始进步的那一刻,不仅仅有你自己,你的环境在变,朋友在变,家人在变,思维在变,选择偏好也在变。
 
你以为只是你一个人在变化,实际上身边的所有原子都在变。
 
当你的发愿足够坚定,进步持续足够久的时候,一抬头救会发现,你给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躯壳,换了一个“大房子”,一个更广阔的存在空间。
 
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持续的大量的微小的日积月累的进步。
 
这个前提,大部分人观察不到,所以就认为没有用。
 
其实不是的,量堆得足够多的时候,就豁然开朗了。
 
豁然开朗其实不是一个瞬间,是你一直在推门。
作者:佚名
日期:2022-07-22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