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如何分辨普洱茶的不良口感即成因分析
作为一个想要深入了解普洱茶的茶客,根据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规律,在面对普洱茶的不良口感时,其实不应武断地下结论。
 
专业的做法是对其口感的形成进行成因分析:根据茶叶的原料、工艺和仓储等方面分析,这些问题能否通过一定的方式化解,最后再来综合判断如何处理这款茶,才能在买茶、品茶、知茶、存茶的过程中越来越懂普洱茶。
 
“燥口”“燥喉”和“锁喉”现象
 
“燥口”是指口腔干燥、不适,没有生津感。
 
“燥喉”是总觉得喉咙干燥,一直想喝水,但越喝越渴。
 
“锁喉”像是被人掐住脖子,喉咙发紧,不能呼吸的感觉。
 
制茶工艺成因
 
刚刚发酵完成的熟茶散料
 
刚刚完成初制的毛茶,因为还带着来自杀青过程锅温中的“火气”,晒干之后如果直接冲泡品饮,有可能会有燥口现象。
 
紧压后干燥温度过高
 
熟茶刚刚发酵完成后,如果没有经过风选、静电除尘,这时候,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孢子还附着在茶叶表面,喝起来有可能会出现口腔和喉咙的不适感。
 
重发酵
 
普洱茶在蒸压成型后,需要进人烘房低温烘干,让含水量降到13%以下,此时如果因为烘房温度过高,比如超过50℃,也会让茶叶产生燥口、燥喉等不适感。
 
高温工艺
经过高温加工的普洱,酶已经被杀死,失去了活性,也失去了自然后发酵的能量和动力,茶叶在存放中就会出现一年不如一年好喝的局面,甚至出现燥口、燥喉的不良口感。
 
存储问题导致口感有变
 
密封存放
 
存茶需要通过由一定的技巧,茶叶通过与氧气接触才能唤醒茶叶中的酶及其内含物质,进行后发酵。如果把茶叶长时间存放于密闭空间,而且品饮之前没有经过醒茶,就有可能会出现燥口、燥喉等现象。
 
未经醒茶
 
一款茶叶,从一个地方寄到另一个地方,中间没有停留,拆开即喝,这时茶叶内的湿度和含水量,与当地空气的含水量不相匹配,品饮起来就可能会有燥口、燥喉的感觉。
 
高温、高湿存储
 
茶叶需要呼吸,和人一样,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人会觉得难受,茶叶也会产生不正常的口感,高温、高湿存放也有可能会让茶叶出现燥口和燥喉咙的表现。
 
苦涩味重的普洱茶
 
常有人说:“不苦不涩不为茶”。苦是味觉,涩是触觉。苦是茶叶中本来就有的味道,尤其云南大叶种茶的内含物质远高于中、小叶种,所以苦涩味重本是正常的。茶的苦味物质主要是茶叶中的茶多酚、生物碱(如咖啡碱、可可碱、茶碱)、茶皂苷类和色素类。以生物碱责献出的苦味为主,它也是引起喝茶后兴奋、失眠的主要物质。
 
01、普洱茶品种问题
比如勐海大叶种就比易武绿芽茶的呈苦物质更多,老曼峨的苦茶,就是品种带的苦;
 
02、茶叶协调性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同一区域的古树茶的协调性比小树茶好,即使他们的呈苦物质差不多,但是协调性好的茶叶,其他的滋味比如甜味、鲜爽度等会平衡涩感,而在喝茶的时候涩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03、工艺制作导致的苦涩
茶叶在杀青的时候,摊晾不够,过早杀青。因为茶叶中含水量过高,在炒制的时候“焖炒”,这时候茶叶的苦就会停留在我们的上颚并且久而不化。
 
含烟味的普洱茶
 
这几年市场上开始流行带烟味的茶,并美其名曰“烟香”,还流传出了很多关于“烟味”茶的传说。但是茶叶中出现烟味,大多属于工艺上的瑕疵,只是有些消费者愿意去接受这种瑕疵,反而在市场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风味。
 
茶叶是吸附性极强的,在初制过程中,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会让茶叶吸附:
 
杀青过程炒糊了
 
在杀青过程,如果温度和时间控制得不好,茶叶炒糊了,出现了糊点、爆点,就容易产生烟味。
 
鲜叶水分过高
 
如果鲜叶摊晾时间不足,没有充分走水,或者是雨水茶,含水量较高,或鲜叶表面有水,在下锅的时候就容易冒烟,被茶叶吸附。
 
干燥过程吸附烟味
 
普洱茶的初制工艺中“晒青”环节非常重要,最好的是阳光直晒。茶山上条件还没有现在这么好,不是家家都有专业晾晒棚,如果遇到阴雨天,茶叶晒不干,茶农放到室内,家里火塘里烧柴、炒菜,很容易让茶叶吸附烟味。
 
人为熏制
 
由于目前在一些市场领域,“烟味茶”颇受追捧,于是就有一些商家在做荼的时候,用点燃潮湿的柴火制造火烟,人为熏制干毛茶,有些甚至在揉捻完成就开始黨制。
 
我们的味蕾有不同敏感度的滋味受体。以喝茶的经验来看,当茶汤裹挟着这些滋味一起入口后,舌的前半部对甜味最敏感;舌的两侧对酸、鲜较为敏感;舌根对苦味最为敏感。唯有协调感好的茶叶,方能让我们的味蕾获得全方位的满足感。
作者:远达茶业
日期:2024-05-28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