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烟香与品质:解析大益白菜孔雀的真实面貌
每饼均价大几万,甚至几十万,大益标,班章料,福今早期茶……在堪称海量、品种繁多的中期茶中,很少有茶品能像白菜孔雀一样,同时满足这些条件。
 
不过,大益白菜孔雀虽光环加身,也有许多市场传闻。比如“大白菜用料主要是布朗基地原料,班章料只是拼了一部分”,“三只孔雀中四星孔雀品质最好,因为四星烟味最浓,转化也最好”等等,众说纷纭,令人摸不着头脑。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今天小编带大家揭示白菜孔雀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大白菜的用料分析
 
首先,大白菜茶品中是否有用布朗基地的原料?如果有,用了多少?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90年代末勐海茶厂的真实处境。
 
当时,茶厂面临资金短缺,经营不善的困境,而普洱茶原料又不贵,因此才有了来料加工制,即茶厂只赚加工费,茶商茶行则有机会以低成本收好料、做优质茶。布朗和巴达这两座大益自有基地,虽然建成于90年代初,但由于产量和管理难度问题,一直处于半闲置状态。
 
这导致了一个关键问题:布朗基地交通不便,春茶采摘需要大量人手,综合资金投入超过了让茶农上门卖晒青毛茶的成本。也就是说,在班章茶尚无人问津的年代,收购老班章寨子的毛茶,比使用自家基地的综合费用还低,这才是早期大白菜用老班章料较纯的主要原因。
 
直到2002年左右,大益的布朗基地通过了有机认证,所产原料才有可能用于大白菜,这是大白菜有机认证原料的要求。勐海茶厂是当时唯一一家通过严苛有机认证并能在产品上打上“大白菜”标志的茶厂,这成为了勐海茶厂的独特标识。
 
大白菜系列的终结
那么,白菜系列为何停产?这涉及勐海茶厂经营理念的变化。2004年,吴远之领导的云南博闻集团全面接手国营勐海茶厂,规范生产管理,并取消了定制茶模式。最后一批大白菜茶品按合同压制完毕后,何氏兄弟只好将剩余原料交由兴海茶厂压制。但兴海茶厂刚起步,未通过有机认证,大白菜的传承也就断了。
 
而拥有有机认证的勐海茶厂,本想继续做有机生态茶(大白菜),可惜好景不长,2006年,大益的布朗基地失去了有机认证资格,原因是抽样不合格。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当年有机认证的含金量。2006年生产的班章有机贡饼、班章有机青饼、班章有机普饼这三款大白菜,成为了大益留有遗憾的收尾作。
 
直到现在,布朗基地仍未恢复有机认证,只留下巴达基地这一有机独苗。然而,由于原料口感及树龄差异,巴达基地的有机茶一直以来不温不火。
 
烟香与品质的关系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三只孔雀中烟香最浓郁的四星孔雀,品质最好吗?其实问题可以更明确:普洱茶的烟香和品质到底是什么关系?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回答。新手茶友可能认为烟香独特、浓烈,容易记住。
 
资深藏家可能认为布朗茶区的茶品在新茶阶段没有烟香,但存放过程中逐渐出现的烟香,是其良好转化的一种表现。早年的茶农则认为,烟香是早期制茶时常见的一种味道,因手工杀青或干燥过程中吸入的柴火烟或农家火塘里的烟味。这些烟味代表了普洱茶的传统手工工艺。
 
在小编看来,烟味成为“厚”的直观表现,而烟香浓郁的孔雀、南峤创业板、兴海班章等中期茶受到追捧。而现在的新茶,为了烟味而追烟味则是本末倒置。有烟则“厚”的说法可追溯到香港普洱茶市场,香港头盘商选茶最看重内质,称内质丰富的茶为“厚”。带有烟味的茶通常是用古树料手工制作的,这种带烟味的茶质更“厚”,因此被追捧。然而,现在为了追烟味而故意熏制,已经违背了初衷。
 
实际上,烟香和品质并无正相关关系,只是有烟香的茶更符合早期高山偏远茶寨的初加工情况,使用古树料的可能性更大。至于三只孔雀的品质高低,远不如其存世数量影响大,价格已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作者:沈沐品茶
日期:2024-08-0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