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唐代才出现"茶"字

普洱茶


    唐代才出现"茶"字,唐以前,用茗、荼与槚。最早的字典《尔雅》在"释草"中说,荼是苦菜。这符合《诗经·谷风》中"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用法,也符合荼毒的词义。"荼毒"这个词出自《诗经·桑柔》--"民之贪乱,宁为荼毒",毒是毒螫之虫,荼毒连用就是恶物。但在《尔雅》"释木"中,又说槚是苦荼,这显然指槚树叶像苦菜。槚是楸,《左传·襄公二年》中,穆姜以美槚为自己备好了棺材,它是最好的棺木,后人因此一般都在墓前种植,但嫩叶确实可吃。

    我从宋朝罗愿的《尔雅翼》中,读到槚、荼、茶三字关系的解释,似乎早时茶是一种广义概念。他引《茶经》说,茶之别样,枸杞、枇杷、皂荚、槐、柳等芽都可用,所以官茶中常杂以众叶,"山中草木芽叶皆可入,椿柿尤奇"。但对照《茶经》,却无这样的文字,反而说,茶味至寒,所以最宜精,杂以花卉它叶,喝了就会生病。

    到汉朝,不再用槚,只用茗和荼。有意思的是,酩酊大醉的酩酊最早就是茗艼,茗艼又名鬼艼,是一种野草。假托神农所作的《神农本草经》中说,茗就是苦荼,微寒,去痰去火,利小便,少睡,消宿食。而三国魏张揖的字书《广雅》解释荼字,已有荆巴地方采荼以米汤制成饼的记录,喝时先用火烤,然后捣成末,放在瓷器中用开水冲泡,葱姜提味。荆巴正是现今湖北、四川地段。

    喝茶应是魏晋名士先为风尚,最确凿证据是杜育残存的《茗赋》。杜育是河南襄城人,二十四友之一,他虽没有陆机、潘岳出名,却绝对也是引潮流者。这篇残存不全的《茗赋》中最有名的句子,是结尾的"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烨若春敷",描写茶煮成的境界--泡沫沉,精华浮。焕与烨都是光亮夺目,前者是荧荧素寒,后者是灿灿粉暖。敷是布,春敷就是遍地春意,春光烂漫。

    而另一证据,同是二十四友的山东临淄人左思的《娇女诗》中,有"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礰("石"换"金"字部)。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剧是难,是负担;礰是鼎中之隔,鼎礰显然是风炉,后来葛洪的《抱朴子》中,就有礰中加微火的记载。阿锡是精致的丝织品、细布。诗中具体描写娇女为茶道所累:水汽玷污白袖,烟熏沤透了细布。

    由此可见,茶道形成于中原。晋以后,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三中,记述当时尚书令王肃与孝文帝的一段对话,能进一步证明这判断。王肃是山东临沂人,王导的后人,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投靠北魏后,不吃羊肉,不喝牛羊奶,只吃鲫鱼羹,喝茶水。孝文帝请他吃饭,因为都是羊肉与牛羊奶,孝文帝就问他,卿是中国口味,羊肉比鲫鱼,茶比羊奶怎样?王肃谄媚说,羊为陆产之最,鱼是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如一定要以味觉比优劣,羊就好比齐鲁大邦,鱼是邾莒这样的小国,茶只能与奶作奴。酪奴由此成为唐之前茶的一个鄙称。
 
    其实,在陆羽的《茶经》出现前,茶道已经在士大夫中成形,只不过残存的文字有限。从这个意义,我以为,《茶经》其实不过是对前人成就的系统整理集成,而且,陆羽的名字都可能是假借。因为他在《旧唐书》中无传,欧阳修与宋祁的《新唐书》中所记信息,来源都是唐朝李肇的笔记《国史补》。《国史补》中说他被湖北天门的僧人在水边捡回后育为弟子,长大后求签,遇到蹇卦与渐卦,爻为"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名陆羽,字鸿渐。这是对茶字水木关系的解读。

    蹇卦象传说,山上有水,是蹇,蹇是难,君子因此要反省修德。渐卦象传说,山上有木,是渐,渐是潜,君子由此要逐渐养德。养德为鸿,鸿是大,鸿儒便是博学之士,鸿雁则是羽化之具象。"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是渐卦最上的阳爻,意思是,处高位不为累,羽毛就可为仪表。事实上,唐之前,南朝齐梁时大医学家陶弘景就已说过,茗荼能轻身换骨;散佚的《食志》中已有"苦荼久食羽化"的记载。陆羽与鸿渐,是从天人关系,极深刻总结了士大夫对饮茶境界的思考。

    《茶经》上、中、下三卷,分为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十章。品评茶,紫为上,绿次之;似笋未张为上,芽次之;叶卷为上,舒展次之。举了4种好茶的形态:或蹙缩如胡人的靴子;或如牛胸毛飘飘含风;浮云出山者,蜷曲诡秘;轻飙拂水者,涵澹摇曳。三卷中最有价值在器与煮。器从风炉说起,风炉为三足三格三窗,三格依次往上分别画鸡(代表离卦火)、虎(代表巽卦风)、鱼(代表坎卦水),以风兴火,以火熟水,估计是在离卦燃炭,坎卦煮水。

    火宜用炭火有焰者,水以山水为上,山水以"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瀑涌湍漱勿食之",都并不新鲜。新鲜在改写杜育的"沫沉华浮"时,用了一个新词"沫饽匀"。他解释,水沸薄者为沫,厚者为饽,轻细者如枣花飘然回转,青萍在涟漪中始生;如晴天中浮云悠然,菊英在樽俎中浮沉。襄阳人皮日休《煮茶》诗中的"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其实把这个"饽"字解释得更好。苏东坡后来的《煮茶歌》:"蟹眼宜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就是在这诗意上的再发挥。饽均也是苕沫,苕是凌霄花,古人说"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苕沫由此是一种升腾着的灿烂。这也是《国史补》中记载、陆羽后来隐居苕溪的由来,他自称桑苧翁,苧是苧麻。

    《茶经》中认定的好茶产区,山南以峡州为上,就是今天湖北宜昌;淮南以光州为上,就是现今湖北、安徽、河南的交界处;浙西以湖州为上,浙东以越州为上,剑南以彭州为上。越州也就是今天的绍兴。
 

作者:玲儿
日期:2014-11-25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