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跟老公来到南区的一处早市,远远被一家即将开业的叫丰泽购物中心一幅幅广告吸引了眼球,与左边的泰华城、右边的佳乐家遥相呼应,这也似乎象征着我所工作和居住的小县城向繁华和时尚 又走近了一步。
想想也的确是,近几年来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鳞次栉比的高层,越来越宽敞的马路,包括我居住的北区,每天茶余饭后漫步烟波浩渺的青云湖畔,徜徉花红柳绿的湿地公园,无不让我真切的感受到这座小县城带给我的幸福和快乐。我感恩生活带给我的一切,但是总觉得这座小县城缺少点什么,我多么渴望我生活的这座小城有一座属于我们的书城!
昨天上午,我带着学生到新华书店附近的一个学校参加活动,学生进场以后有一个半小时的闲暇时光,我来到了小城最大的书店----新华书店。这个书店从我记事起就坐落在这里,这么多年,县城里一座座的购物中心、一座座的大酒店扎堆般入驻,唯独这个书店经年不变依旧卑微地坐落在它们中间。
推门进来的霎那,我很惊讶我居然是这个周末书店里的第一个顾客,所有工作人员的目光都落在了我的身上,这多多少少让我有点不自然:突然我就明白了,或许在他们眼里,象我这样一个中年妇女,周末的这个点,还应该懒在被窝里,或者在厨房里,或者被家务缠身,大清早的跑到书店来,应该也算奇葩了吧!
书店内的格局这么多年来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我在所有工作人员的注目礼下,在”文学作品”类和“人物传记”类书柜前驻足,发现好多的书我家都有收藏或者我已经读过,一丝优越感涌向心头:那时那刻的满足感远远胜过了家有万贯!好长时间我竟没有选到自己心仪的书,这或多或少让我有点失落。这也让我想起了我每年都带着女儿去的南方那座现代化的沿海城市,说来好笑,那座城市最吸引我娘俩的那里的一座座书城,记得18年前我们第一次去其中的某一座书城的时候,那时孩子尚小,我真实的感受是震撼!在里面转的晕头转向,真的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而且那个城市的书城有好多好多家!何愁买不到喜欢的书籍?再看看眼前的这所小书店,我不禁感慨万千!
最终我选了几本书,付了款离开了书店。拎着沉甸甸的书袋子,瞬间觉得生活中多了一份期待和向往,未来几日,我将随着这些书走向一个个怎样精彩的世界?那份愉悦和憧憬,于我而言不亚于刚买回家还没上身的新衣服,只不过前者滋养了我的心灵,后者愉悦了我的视觉。两者相比,我更钟爱于滋养灵魂的东西,因为那份充实和满足是只有自己内心深处才能看得见的风景,我想,这便是书香的魅力所在!
但是生活中愿意享受读书之乐的能有几人?
花了几百元,拎着一袋子书走在周末的街头,毫无疑问,我是一个另类。放眼望去,大街上满是匆匆的车流、人流,人们无不朝着心中那个既定的或近或远的目标匆匆走在路上,其实也是在匆匆赶向远处依稀可见的生命的终点。此时此刻,忽就想起了白岩松的一篇文章:《等一等我们的灵魂》。是啊,走的太快,我们的灵魂能否跟得上躯体的脚步?再看看人们的脸上,焦虑、不安、恐惧、怀疑甚至怨恨,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个缺乏信仰、不读书的人拿什么拯救自己的灵魂?再看看这个小城的大街小巷,无不被一块块争创省级精神文明城市的标语、宣传画覆盖,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是几块广告牌能提升上去的吗?没有书香浸润的城市,我不知道通向文明的道路我们该怎样用脚步来丈量?
想来也是。时代与科技的进步,大自然都被掀开了天灵盖,一切都被钉在“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的座右铭中,一切都被绑在风驰电掣、顷刻万里的时代高铁之上,再没有人聆听夏夜雨打芭蕉的声韵,没有人细看冬日六角奇葩的舞姿,没有人等待爱情的种子慢慢发芽,更没有人默默在青卷黄灯的漫漫长夜,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品一首诗。
于是,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学校教育。可学校这块最应该读书的土壤,老师、家长、学生也无不急功近利将眼睛盯在赤裸裸的分数上,这个速成班,那个高效班,读书的目的,似乎完全为了得个作文高分数。不由得又想起了女儿高三时候的作文应急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援引事例,如何结尾,文中穿插哪些励志的句子,更为可笑的是每年高考前都背诵一些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以备用,我也跟着看了好多的高考所谓的满分作文,大都是如法炮制,这是我想起了明清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教育的悲哀和退化 。20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知道有多少家长一筹莫展的问我:孩子多了那么多的作文选,怎么还是不会作文?请您教教孩子怎么作文!其实我想说,语文是一门关乎素养的学科,不关乎分数,写作是心灵与心灵的对白,是由内而外流淌的情调与智慧,是需要一点情商的,心中有风景,笔下自然有文章,书读得多了,心慧了,自然笔下就有了。
可是,哪个家长愿意静下心来等孩子慢慢变得心慧呢?那个老师又敢放弃分数带着孩子们走进书香的世界?
我们想,但是不敢!我们根本就没有静等花开的勇气和耐性!
于是,等孩子们不再追求分数的时候,也错过了读书的花季,一错,可能就是一生!你很难再强迫一个18岁的孩子去培养读书的兴趣!
外出培训学习过程中,无数次听某个专家讲,我们是一个多么不爱读书的民族,云云。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这么不喜欢读书?大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过于物化吧,要不为什么一个娱乐节目的评委在看到舞台上一群卖力表演的青年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在他们的眼里看不到文化和内涵,只看到别墅和宝马?是我们的内心深处根本就没有一所精神家园吧?要不,为什么我们的一个个物化目标陆续实现,而我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如约而至?还是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评价出现了问题?
或许,兼而有之。而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们每个个体所能解决的,我们能主宰的,只是我们自己。
慢下来,静静的,读一本书,品一壶茶。如同静等花开、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