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之事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生活艺术,在文人雅士之间,更能触发灵感,创作出绝妙作品,引人入胜。喝茶写茶,总能反映出一种悠闲与高雅的超然情致,可以摆脱人间各种烦恼,忘却一切,超越尘世,最终使人的精神得以净化升华,回归生命的自然本质,如高山流水觅知音,滇濮茶人与西子茶人醉壶翁的茶缘和友谊常让我感慨。
世间总有真情在,除却巫山不是云,为有知己万里行。俞伯牙的一曲[高山流水]让人浮想联翩。如果不是遇到了会欣赏音乐的钟子期,俞伯牙破琴折弦,终生不再抚琴的故事又怎会留传至今?
被媒体誉为普洱茶文化大师,茶界“文中公”的滇濮茶人蒋文中教授,早闻“西子茶人”邝信和先生而未能谋面,幸得友人翠莲轩主人陈先生的引荐,蒋文中风尘仆仆来到西子湖畔,终得访到深居简出的六和堂主,堂主照例热情地用深邃的音乐、古朴壶器、本真美茗款待了蒋文中教授,西子茶人“醉壶翁”对茶道的精研和收藏的名壶美茶让蒋教授感叹:“我走遍很多地万,拜会过很多茶道高人,品尝过很多的普洱老茶,对茶道及普洱的理解,壶翁可谓高深刻也。”蒋教授当即赋诗一首赠壶翁:“醉茶亭中醉壶翁,六和堂上识信和。若得人茶两样好,西子壶翁显章华。”
由此蒋教授把堂主引为知己,但凡有制作出好茶,必寄给堂主品鉴,而堂主也将自己的好茶及品茶感悟与蒋教授分享。他们俩人虽相隔千里,常常电话短信交流至深夜。每每我去六和堂喝茶,对蒋大师和西子茶人间思想交流,惺惺相惜之情,让被茶友称为骑牛问茶的我感动不已。这里把他们互提的诗词抄录分享:
《蒋文中题六和堂》:最是人间好茗缘,百转千回寻相聚。朝雾暮色说壶翁,浮生清福茶最好。两江相连慧成六,千杯佳茗聚美合。几壶陈香弥满堂,万水千山情最真。
《赠文中公》:国学传承赖君成,古茶乡韵续茶经。金花普洱传美名,茶界盛赞文中公。
说起六和堂,是很多茶友爱去的地方,壶翁的好茶好壶总让人品赏不够,。除当地品茗高手外,天南海北慕名前来的也不少,普洱茶的深遂让人们有评说不完的话题。因大家敬佩壶翁的茶品人品,自然而然的,壶翁的六和堂成了西子湖畔普洱茶的品评中心,也便有了一定影响的西子品茶会。
六和堂的西子品茶会每周办两次。在全国,六和堂差不多可算一有品位的茶文化的高堂,美器名壶,陶瓷工艺,音响唱碟,好茶老茶无一不精。品茗时,堂主还会点起一缕沉香,放上相应古曲,在好茶相伴的高雅中怡情养性。这种古雅的品质是堂主靠自身不懈努力,潜心修身养性,十几年的研究和收藏积淀出来的。每次走进信和堂,听着古朴清澈的琴声,喝着有年份的好茶,好似久行于沙漠后忽然见到一片绿洲,瞬间又回到寄托着人类心灵家园的古文明时期。
每次去六和堂品后都会写点随笔感言,中秋佳节是与家人团圆的节日,刚过完佳节大家就急不可待地相约到六和堂品茶论茶。这次品的刚好是茶界“文中公”蒋文中自制的“滇濮茶人”易武正山普洱茶。壶翁为它配的壶是德钟紫砂。如住常一样,每次品茶我都把大家一致的观点记录下来:
洗茶:含糖量尚可;第一泡:晒青味,有苦涩感,口腔中后部,上颚感觉明显,霸口,逐渐化开,两颊回甘强,持久生津;第二泡:建议改用平常电壶冲,中温或许更好,苦涩感明显,饱满,化得开,生津明显;第三泡:果不其然,口感甚好,转柔和许多,柔滑,喝后,苦涩味出,但化得快,很饱满,圆融,不显单调,持久;第四泡:建议充分醒茶,因是云南仓,较干燥,柔和顺滑,香沉水柔;第五泡:柔顺,粘滑,喝后,甘猛,气足,虽是新茶,不感到刺激。要知道,为喝茶,我从中午帮爱车做保修后,吃一条士力架和一瓶红牛,一直撑到现在啊。胃无不适感,只是少许饥饿感而已。第六泡:茶性稳定,口感平稳,持久,不错;第七泡:蜜味果香,易武正山典型口感;第八泡:蜜味果香,很甘,很甜……大家认为这茶选料一流,做工一流,符合蒋教授人品、书品、茶品的自然,本真的理念,专家茶可圈可点,值得期待和拥有。
一位茶友说:好茶层次内质丰富,好茶加上时间磨砺就更好。就如年轻人,纵使才华横溢,也必须经受年岁磨砺和考验。天天喝好茶,没有喝过好茶和好的老茶,此茶人就不是完整的茶人,因为好茶带来的感悟,只有你亲身喝过才能体验无穷的魅力。对此堂主笑言:好茶,好人自不怕评论,就如我们的论坛,好的茶贴不怕批评,就怕没有人点击,写得再好,别人不看,再好作品也枉然。我对反对我的茶友更感恩,这会让我更进步。我们的评茶,不作为买茶的指南。引用蒋文中教授的话:普洱茶新一轮市场已在价格累创新高中涌动,投机增值在任何行业都会有,并不奇怪,投资普洱茶并无过错,只是投资前,投资者须对普洱茶文化及科学知识有足够的了解。爱茶人可在“藏对、藏真、藏好”的前提下,适当储存部分新茶,让新茶在自己的边存边存中变成价值更高的老茶,同时在享受品饮收藏过程的乐趣中不断提高,加深对普洱茶的认识。
壶翁的文学和音乐素养很高,蒋教授称他邝老师,对壶翁《读怀素苦笋帖有感》十分欣赏:“颠张醉素贴意查,千古情逸成佳茗。草就千年钺起茶,浮生清福去尘名。”对壶翁《二读怀素苦笋贴有感》:“怀素寄贴求鸣泉,水墨静寂字有声。字字真切茗愿传,狂草飞舞喜于形。”同样倍加赞赏。壶翁对普洱茶的如同他对壶的理解一样深,从他的《空杯以对获佳茗》诗可看出:“普洱品鉴杯中斟,不听商家卖茶经。老味陈韵年年新,古纯拼配都是名。饮茶藏茶质为珍,望闻问切心眼明。个中滋味见本真,空杯以对获佳茗。杯中三品溢馨臻,醇厚甘甜气韵鸣。”蒋教授读后评道:“邝老师把怀素笔行千里,云气飘渺,流水鸣泉的书法与沏茶品茗巧妙结合,与后一首诗相呼应,表达了一个有道茶人空杯以对的智慧与胸襟!意深高贵,吾辈茶人当学习感悟之!”
举首望孤星,低头抚古琴,高山流水吟不尽,空谷觅知音。秋风秋水此登临,秋月秋霜一寸心。从千百年前佳话开始,“高山流水”已不只是一程山水,一首曲子;而是一个象征,一段关于“知音”的诠释。知音难遇是人生中永远的喟叹,真正的知音应该是肝与胆的相照,琴与瑟的和鸣,是闪电与雷鸣瞬间的交乍,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一拍即合,燃放出炫彩夺目的光华,书写出生命中最优美的乐章!
蒋文中教授,这样一个大师级的人物,与壶翁互敬互重,他们有着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包容并蓄,不耻下问,礼贤下士的胸怀与气度。从他们身上,骑牛问茶领悟到:自视清高,不一定就能高高在上;满腹经伦,不一定都是真才实学。在你想要得到别人理解你的同时,你何妨不去学会理解别人?在与人的交往中,学会欣赏,学会理解,学会倾听;学会关照人,抚慰人,呵护人;收敛自己,善待别人;不张扬,不自卑,当然更不是让你放弃做人的标准和原则。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观点,我当然不会反对。但我坚信:对你周围的大多数人而言,心是可以互换的,有耕耘就一定会有收获。只要你坚持不懈,你一定会发现:云彩背后总会有一片洁净的湛蓝。
每次在六和堂品茶,每次细读堂主与滇濮茶人蒋文中教授的诗信,自觉与不觉之中,已经为自己架设了一坐通往未来人生的桥梁,构造了一个攀往精神天空的天梯。我想我们少不了被人误解,少不了孤独。就如一壶不被认识的好茶,此刻的你,无须多加解释,因为人性的美是靠宽容和爱来呈现的。只要你报着一颗谦卑的心,一颗包容的心,你就会“莫愁前路无知己”,自然而然的融入到“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境界之中。既便是没有像先贤大师们的“高山流水”,我们也可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我们的朋友,寻觅我们的知音。
为感恩茶友的支持,六和堂又有了新的扩大,经重装之后,在2012年的金秋,选了一个好日子十一月十八日开业。蒋文中教授赋诗一首祝贺:藤帘花开六和堂,壶翁酌茶水含香。文公妙笔紫泥趣。茶颜陶色醉两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