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十二年(1639)八月初六,大旅行家徐霞客从右甸(今昌宁)到顺宁(今凤庆),在龙泉寺食宿二日,有住持以茶招待。住持给徐霞客冲泡的是当时有名的太平寺茶,泡茶用水取自龙泉。徐霞客喝得荡气回肠时,住持又进屋很神秘地从一个红木箱里取出一包东西,放到徐霞客面前,对徐霞客说:“这是另一种茶,叫‘凤山雀舌’,采自云遮雾罩的凤山,前一泡‘太平茶’浓醇而回甘,这一泡‘凤山雀舌’一定让你满嘴留香。”两泡茶竟让徐霞客喝出一种留恋来,据说他将担子中的银子拿了些出来,换得一袋茶带在身边,解渴除热,当宝一样收藏。
徐霞客从凤庆到云县,曾设想从云县返回昆明,不料云县无其他陆路可通。时逢八月,澜沧江水涨,舟渡难以安全过江。徐霞客在云县数日后返回凤庆,住东山寺,在寺中又品饮了东山白胶泥土种出的东山名茶。东山寺住持的泡茶方法与龙泉寺住持泡法不一样,东山寺住持用一青石板架在炭火之上,再放些茶叶,边炒边抖,茶叶泛黄出香,再置于杯中,以沸腾的水冲泡品饮。白胶泥土的滋味溶进了青石板的气息,普通的芽叶,竟萌生出别样的鲜香,这茶让徐霞客喝得连声叫好。
带着对茶的回味,八月十四日徐霞客从凤庆城经青树、红塘、三沟水到了高枧槽(今凤庆马庄村)。时已黄昏,他走近一草屋,叫开了竹门。草屋内走出一老翁,年过七旬仍红光满面,鹤发童颜,精神抖擞,即将徐霞客迎入家中安排食宿。当晚徐霞客在火塘边与老者聊天,得知老人姓梅。梅姓老人听说徐霞客是从江苏远道而来,马上煎出有名的太华茶招待贵客。梅姓老人土法烹制的太华茶,让来到高枧槽的旅行家徐霞客感慨不已。茶毕,徐霞客取出随身携带的纸与笔,略作思索,便写下“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的两行诗,算是对梅姓老人的一种感谢。这“香泉”、“新茶”的产地就是有着五百年种茶历史的凤庆县大寺乡马庄村。在滇西澜沧江边这个只有56户人家的小村落,早在明朝便进入徐霞客的游记中,在凤庆算是第一笔附着了旅行家感情色彩的记录吧。
“又东北下七里面,盘一冈嘴。又下三里,有一二家当路右,是为塘报营。又下三里,过一村,已昏黑。又下二里,而宿于高枧槽。店主老人梅姓,颇能慰客,特煎太华茶饮予。”一段文字虽然简短,却是一幅画,历经数年,仍然从粒粒文字中,体会得出浸淫其间的太花茶香。
如今高枧槽还在,56户农户仍然种植着茶叶,仍然用采摘的鲜茶叶制作名目繁多的茶品,这些茶叶已不是当年给旅行家烹制的粗制品了,印上精美的包装,打上高高的价钱,它们就与那些同样从高枧槽出发的村姑,到了深圳、上海。梅姓老人的后代,仍然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不变的是对待客人的热情。
当时云南名茶有三,太华茶、通感茶、普茶。通感茶,产地大理,大理三道茶,第二道便是通感茶,饮时要加糖,加桃仁之类。普茶,就是普洱茶。明代太华茶名列云南三大名茶,可见凤庆茶叶自古有名。徐霞客所言之“煎”,想来太华茶不是绿茶,绿茶不能煎,但肯定也不是红茶,凤庆红茶出在徐霞客之后三百年,应该是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