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茶”字的发音演变过程
普洱茶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之一,它使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得到承传和再现。中华民族在茶的培育、制造和利用,茶文化的形成、传播和发展上,为中国乃至世界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茶的字音,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读写方法。陆羽《茶经》列举了较为普及的五种茶字形音,鲜为人知的是,其中四种出自四川方言的发音。即茶(cha)、杠(Jia)、菠(Sha)、舜(cha)、茗 (ming)。
“茶”字的发音演变过程是什么?
 
    前四种“茶”字的发音,均首见于蜀人著作之中,其音韵均与现代四川方言接近,如茶首见于郭璞《尔雅注·释木篇》,荈首见于司马相如《凡将篇》;蔎字首见于杨雄《方言》,而茗字则由吴人陆玑《毛诗·草木疏》发表,说“蜀人作茶,吴人作茗”。此外,古代茶藉中,亦将茶写成诧(音ya或ta),并与槚(Jia或gu)并用。
 
    据论证,公元前2世纪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公元前 160年)和三号墓(公元前164)的随葬清册中都有杠的异体字,说明公元前2世纪以前杠字已被普遍使用。但荼字仍没有完全被代替。如2世纪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仍列入茶字。
 
    宋代徐铉在(说文解字注》中说:“此即今之茶字。”说明2世纪时还没有茶字。所以公元前59年王褒《僮约)中的。烹茶尽具”和“武阳买茶”的茶字都应该是茶字,如系茶字,则《僮约》的作者就不是王褒而是后人了。
    公元前3世纪至7世纪已有cha音而没有茶字,一般使用从茶(tu)字演变而来的字。公元4世纪至5世纪中国茶叶传至高丽(今朝鲜),朝鲜语佗(ta)字和茶(cha)并存。
 
    茶叶传人西藏始于唐贞观元年,唐太宗为了招安藏王松赞干布,许文成公主与藏王联姻,带去茶叶,当时还没有茶字而使用杠字,所以藏语茶字至今仍读为(jia)音。
 
    茶字可能是由呕字简化而来,读音cha可能是荈(chuan)的演变。司马相如在《凡将篇》称茶为荈诧,读音cha可能是荈 (chuan)呕(ta)反。闽南厦门语读为tui或 tey。可能是荼(tu)或呕(tya)的一音之转:西方商人把它的读音拼成tee,变为拉丁语的thee,德语的tee,法语的the,英语的tea,西班牙的te都是从tey演变而成的。
“茶”字的发音演变过程是什么?
 
    公元806年日本高僧空海禅师到中国天台山国清寺学佛,将《开元文字音义》带回日本,编译成《篆万象文义》三十卷,成为日本第一部汉语字典。所以日语茶与汉语完全相同。读音也是 cha。   
 
    公元5世纪以后阿拉伯人从陆路到我国西北边境,把cha音传到中亚和欧洲。所以波斯语(伊朗、阿富汗)为chay,俄语为cha—i,印度语、巴基斯坦语、孟加拉语和斯里兰卡语都是cha,甚至葡萄牙语也是cha。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7-13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