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易武古镇茶马古道
 
     从茶山回来的人,可以到易武古镇的六大茶山博物馆体验当地的茶历史文化。这里有一块道光十八年(1838年)立的“茶案碑”,以前胡乱堆放在小学里,长期无人关注,现在却是每位荼山游客都要观摩的对象。这个茶碑除了有了解当时茶、茶税以及清代法律法规的文献价值外,也透露出茶商懂得利用合法手段去争取自身利益的一面。茶碑上还透露了一个信息,早在乾隆年间,就有一批来自石屏的汉族商人到易武经营茶叶。汉文化的深入为这一区域带来了文化上的自觉,加之经济上有效经营,云南的茶叶突破了茶区概念,进入到茶庄和茶号的品牌时代。2004年以后,诸如来自易武的“宋聘号”、“同庆号”古董普洱茶,成了“天价”的代名词。 
 
 今天的易武街头,还悬挂着一块“瑞贡天朝”的牌匾,这块复制品诉说着道光皇帝与“车顺号”茶庄创始人车顺来的一段往事。车顺来的后人车志洁告诉我,他的祖先车顺来当年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并取得了贡生学位,为了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思,将“车顺号”手工制作生产的茶叶制品,通过进京参加殿试时认识的监考官送到宫中。此茶由于口感的特殊香醇,深得道光皇帝的喜欢。后赐给“车顺号”一块“瑞贡天朝”的牌匾,允许车氏家族世世代代可将牌匾悬挂在门楣之上,命车顺来每年向朝廷进贡其独家工艺精制的普洱茶。 
 
 在普洱茶的历史上,车顺号的经历被当作云南普洱茶的一种高级荣誉,我第一次到易武的时候,为了找这块牌匾,颇费了一些周折。不知何时,它已被取下,藏匿,无迹可寻。之后,我再次到达,终于找到了它,花费20元拍了照片。而等我又一次造访易武的时候,它的复制品又神奇地挂在了易武的古道边,任由你使劲拍摄,再无人关心、好奇,也不会有人问询。牌匾现身在普洱的中华茶博物馆的时候,茶叶往事又演变成了车家的家族史。 
 
 扑朔迷离的一块牌匾,也许浓缩了这里所有的故事。但当我把视线更多注意在“朝贡”、“皇家”的时候,其实也就发现了在这里,皇家的号召力依旧那么有市场,形形色色的说明书都指向那些曾经显赫的家族,以及他们与大清朝廷的诸多隐秘关系。 
 
 其实远在唐代,易武就曾是南诏政权的“利润城”,在茶马互市以及与吐蔷关系的维系上,易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现有资料来看,茶马古道的重要发展正是始于此时。普洱茶特有的消食去腻功效,获得藏区民众的喜爱,于是普洱茶在以肉类与乳制品为主食的民族中站住脚跟,之后被运送到青海、甘肃和蒙古高原一带。西藏的藏民们为了得到好的茶叶,翻越雪山,漂流金沙江,跋涉丛林,行程数千里,以他们的马匹、乳制品、藏药等前来换取普洱茶。贸易是双向的,道路也是一段一段走出来的,这样,在多边贸易下,茶马古道的路线趋于相对固定。随着历史的发展,茶马贸易打变得越来越规范。 
 我常年从事茶与茶马古道研究,核心的问题就是:茶叶是如何创造奇迹的。茶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消费品,它还是精神消耗品。一片小小的叶子,一座小小的茶山,往事与近事,都在其中。
 
作者:中国普洱网
日期:2018-06-27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