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县境内风和日丽,干湿分明,四季如春。这块风水宝地,不仅有成林成片的栽培形茶树蓬勃生长,而且连片野生古茶树也有数十万亩之多。生活在这方热土上的永德人民,从古至今,与茶为邻,以茶作伴,有甚为悠久的种茶历史和茶文化。茶叶不仅是饮品,是地方的经济产业,而且在地方群众中,还将茶叶作药用和食用。用米、茶、糖相炒,制成糊米茶,注水煮沸,饮汁,以去热止泄;用沸水泡盐茶饮,用于消炎和除感冒;用茶叶水洗眼,祛除火眼;每当茶叶冒出新芽,会从茶树上采下鲜嫩的茶叶,洗净,以作料相伴,作凉拌菜食。其味鲜美、独特,其效清凉、散热。在俐侎人部落,每年古历三月十五日,俐侎人都会虔诚地到茶树下焚香、叩拜和祭祀。此外,永德还流传着很多关于喝茶的顺口溜,诸如“早茶一盅,一天威风”、“成天不喝茶,心头乱麻麻”等等。地方群众在长期饮茶中,不仅孕育出了很多茶歌茶调,且衍生了独特的茶礼茶俗、茶艺茶道。茶歌和茶调中,流传广泛的有按月份连唱的《十二月采茶调》和有民间流传的打歌调等。《十二月采茶调》从一月唱到十二月,概括和总结了茶叶的生长规律,并包涵人生的处世准则。如{一月采茶调》的唱词:“正月采茶茶不发,媳妇有空回娘家。各种礼物装满袋,身上背着胖娃娃。父母养儿不容易,孝敬老人莫要忘。爹妈在时山成路,爹妈不在路成山”等;民间流传的打歌调中,涉及茶叶的也不少。典型的有“张家门前有棵茶,一对知了顺茶爬。想问知了叫什么?口干舌燥想吃茶”等。极能反映地方群众传统茶礼茶俗和茶艺茶道的,就是“雷响茶”。其共有温水、破竹、打茶、洗具、雷响、苦渡、敬茶七道工序。以上所列,茶马文化包含着茶文化。
除此之外,茶马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就是马帮文化。县内郡县设置已有70O多年历史,作为滇西古老郡县之一,县境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道和茶马古道。
在交通不便的历史时期,茶马古道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的通道。从久远的唐代至今,历经千余年的岁月沧桑,茶马古道就像一条大走廊,连接并影响着沿途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贸易、交往过程中形成并传承下来。今天,县内还流传着很多赶马人的故事,就连现在的一些古稀老人,有的也有赶马人的经历。我们也听说过,驮茶马帮长途运输,爬山涉水,驮运一趟茶叶往返半月左右,有的二三个月,出门一转不仅要赚钱和养家糊口,还得注意安全。因此,驮茶的马帮有很多马帮文化及禁忌。领头马要佩带直径为8—10厘米左右的铜铃2颗,二骡佩带直径约3—4厘米的小铜铃8—10个。头骡二骡的辔头要用红绸布扎成。辔头两边镶有红绿玻璃珠数十颗,辔头额前镶有镜子。红辔头和镜子主要是驱凶避邪,以防马帮在山岭密林中遇上虎豹侵害。驮茶马帮还配有铜铓及刀枪,规模大的马帮配铓锣2—3面,边走边敲,铓声铃声相互交响,不仅能驱邪避凶,而且给疲乏的人马带来恰悦的心情。同时也给远处传递信息,表示马帮来了。训练有素的驮马很通人性,各匹驮马均有固定的名,起卸驮子时,主人只要喊其名,驮马就各就各位。各匹驮马的名称按其长相,毛色、性格来取名。马帮每当出门远行,要选择吉日,杀牲祭奠。在吉日出门远行,预示生意好,途中安全,若是在凶日出门,不仅生意亏本,还会出现人马意外伤亡事故。马帮若遇涉水过江,渡船之前绝对禁记说“翻”和与此谐音的话,投宿、歇脚开烧时,煮饭的火塘位置要选择在下一程前进的方向,不能选在原来的方向。如由东往西走,火塘应设在西边。驮马不听主人使唤时,主人不能任性,而骂驮马“豹子咬”一类的不吉利话等等。县内还流传着很多《赶马调》,诸如:“三片茅草搪地气,三片滤液遮露水;三个石头打个灶,就地挖个洗脸盆”等等。这些都足以证明,马帮文化在县内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
随着古驿道的通达,商品交流的活跃,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日趋繁荣,这些进步和繁荣都和茶马古道是分不开的,也正是茶马古道的形成和繁盛,铸就了伴随我们几千年,沉淀于我们心灵深处,推动我们不断前进的茶马文化。茶马古道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极限的生存之路、探险之路和人生之路。茶马古道铸就了永德人吃苦耐劳、淳朴善良、果敢刚毅、奋发向上的品性。茶马古道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