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功效与禁忌 > 喝茶养生知识 >
按五行喝茶更健康
 
   中国茶的制作工艺中,有一道重要工序叫“发酵”。也因为发酵不同,茶叶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营养成分和口感等都因发酵程度而变化。发酵是茶叶工艺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只有发酵得当,茶叶才能色香味俱全。
   而发酵程度以及茶叶色泽变化是我们用来分辨茶叶种类的重要依据。中国的茶叶,包含了六大茶类,我们试着依据茶叶的发酵程度、茶性表现来进行茶叶五行分类,希望能帮助茶友们在养生保健方面,更直观地认识。
   我们不以茶叶分类来进行五行分类,而以我们常见的五行的相生相克图来进行分类,这样,便于你掌握相生相克的原理。
   我们从习惯性相生五行开始介绍,金、水、木、火、土。
   金,金生水,金克木,土生金,火克金。
   水,水生木,水克火,金生水,土克水。
   木,木生火,木克土,水生木,金克木。
   火,火生土,火克金,木生火,水克火。
   土,土生金,土克水,火生土,木克土。
   乌龙茶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一款想喝就喝的茶。
   五行属金。中性茶,茶性温和,阴阳协调。适合大多数喝的茶。
   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工艺发明于1723—1735年。“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乌龙茶推荐:铁观音、台湾乌龙、大红袍、岩茶、水仙等
   注意:此类需要不加火烘焙,为传统正炒,非新工艺。
   绿茶:是一杯清晨的提神茶,让你开始精神饱满的一整天。
   绿茶五行属水,属于不发酵茶,茶性阴,克火。
   茶叶仅经过“杀青”保留其绿色外表,然后经过不同制作工艺成型。绿茶比较完整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成分,矿物质丰富,对抗辐射、防衰老、增强抵抗力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中国绿茶茶品多达上千种,造型各异,是最具“艺术欣赏”价值的茶类。浙江、安徽、江西三省是我国绿茶的主要基地。
   代表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恩施玉露、信阳毛尖、安吉白茶等!
   白茶:恰似初恋,淡淡地却令人回味悠久。
   白茶五行属木,是福建的特产,属轻微发酵茶,轻度阴性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其制作方法采用天然晾干的方式,从而茶味非常自然纯净。白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白茶在中国的产量不高,但因其茶味比较淡,广为欧美人士喜爱。 
   代表名茶:银针白毫、白牡丹、寿眉等。
   黄茶:如一抹晚霞,温情无限好。
   黄茶五行属木,是我国的特产,轻发酵茶类,轻度阴性茶。黄茶的制作与绿茶有相似之处,不同点是多一道闷堆工序,这种闷堆渥黄工序,使黄茶具有“黄叶黄汤”的特点。黄茶芽叶细嫩,显毫,香味鲜醇。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   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
   代表名茶:霍山雪芽、温州黄汤、君山银针等!
   红茶:是一杯温暖的下午茶,陪你度过一段闲暇浪漫的惬意时光。
   红茶、烘焙型乌龙茶,五行属火,是极阳的茶,克水。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因其完全发酵,比较温和,因此在养胃方面、补火功效特别突出,特别适宜胃寒、身体寒性 的人群饮用。其他功效包括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
   不适合人群:火气大的人。
   代表名茶:烘焙乌龙茶、正山小种、滇红红茶、祁门红茶等!
   黑茶:是暗夜里远处的青山,充满岁月的沧桑厚重。
   黑茶五行属土,属于后发酵茶,阴阳相对协调,但如果寒性人群喝也需要慎重。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制造过程中往往要渥堆发酵较长时间,所以叶片大多呈现暗褐色,因此被人们称为“黑茶”。最常见的种类为普洱茶。而普洱茶根据其发酵种类分为生茶与熟茶。普洱生茶主要可以清理肠道,有降脂、提神、降压和减肥功效,适合年轻人群,不过生茶的活性成份较多,因此易失眠者、感冒发热者、胃溃疡患者、孕妇不宜饮用。普洱熟茶相对温和,其降脂、降压和养胃效果优于初制生茶,也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群。
   代表名茶:云南普洱、安化黑茶、广西六堡茶等!
 
作者:佚名
日期:2018-08-07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