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孩子带着嘤嘤地啼哭声来到这个世界,她在家长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她懵懵懂懂地记录着糖果的甜、米饭的香、眼泪的咸……这是人生的初味。对于茶,初味来自父亲。
父亲在茶厂工作,记得小时候他下班回来抱我,除去他身上少许的烟味,我总能闻到一股淡淡地清香。我问他这是什么味道,他告诉我,这是茶香。我就这样模模糊糊地,对茶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是我与茶的初遇。家里来了客人了,大人总让我们这群小孩子去洗杯,说要泡茶。那时候年纪太小,除了对零食玩具感兴趣而外,茶,在我看来就是大人的专属品,和我们这群小孩子无关的,再加上大人总说小孩子不能喝茶,所以这个观念一直持续到我上小学才有所改变。
叔叔往奶奶家搬来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杯子,茶壶、茶盘等一系列泡茶的器具。还叮嘱我们说不能乱玩,打碎了一个可贵了。看着大人把茶从这个壶倒进另一个壶,又从这一个杯倒进另一杯,说实话自己也想上去玩几下。所以家里大人忙的时候,我和妹妹就会偷偷地泡上一会儿。记得有一次妹妹打碎了一只壶盖,吓得没来奶奶家一段时间呢,说怕叔叔骂她。
泡茶的东西很贵,得小心翼翼才是,这是那次妹妹把壶盖打碎后我对茶具的偏激思想,也似乎是从那次以后,我再也不敢碰那些大大小小的杯子和壶。
等上初中的时候,人也渐渐长大了不少,小时候对中秋吃月饼的那一股激情也淡了,觉得年年就一个口味,不是水果味的就是火腿馅或者巧克力和蛋黄莲蓉口味的。
直到上初二那会儿的中秋,吃到了抹茶口味的月饼,茶点,才意识到原来茶不仅仅可以泡着喝,还可以用来做食品。月饼和茶点除了美观外还挺好吃呢。于是我也开始试着喝茶。
比较正规的一次是和家长到茶馆里坐着品茶,茶店的茶艺师热情地为我们泡茶,茶泡开后,一股花果香四溢,让人觉得舒适,一开始还蛮紧张的我顿时放松了不少,除了一杯一杯地喝茶之外,茶点可吃了不少,什么蔓越莓,茶瓜子,醍醐酥,茶饼干……泡茶的姐姐也乘机推荐了不少好吃的茶点,奶茶带走。
哎呦,喝茶原来是一桩乐事呢,小孩子怎么不能喝了。从此吃茶点成为了我跟着大人去喝茶的直接目的,虽然在这过程中避免不了家长对我的各种叮嘱:要好好学习,不可以早恋,要听老师的话,要尊重长辈……
人对事物的认知程度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触的程度而不断扩展和深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发认同我的这种观点。大概是因为我出生在可以摘樱桃,吃桑葚,制新茶,万物复苏的四月吧,高考结束后,我被茶艺专业录取。我与茶有缘,我选择了茶,茶也恰巧选中了我。
在学校学习的这两年间,对于茶的认识,不再是当初喝茶吃茶点,更多地则是想要通过对人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地刺激,让人们透过茶之味,茶之美而发现生活之美,生命之美。在不知不觉中,将茶的味道,茶的精神,茶的文化继承和延伸下去。
红茶甜香,绿茶板栗香,乌龙茶果香,普洱熟茶陈香……这是茶的初味,也是初识茶的感觉。和茶接触时间越久,你会越发觉得,茶之味的呈现与你投之的情,投之的爱相辅相成。
你会从一开始泡茶的条条框框,花式手法里找到属于自己对茶的理解和冲泡方法,你会慢慢去体味大自然,你会慢慢追逐静心、认真踏实,友善与宽容。这就是我对茶的初识。冷,暖,热,甜,甘,涩,苦便是我对茶的初味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