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在不同的生育阶段,由于修剪的目的不同,其方法也应随之而异。根据茶树生育阶段树体内部的矛盾运动,修剪方法分下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五种。1、幼龄茶树定型修剪幼龄茶树定型修剪,目的是为了促进分枝,培养骨架,控制茶树高度,加速扩大树冠,为培养丰产的树相奠定基础。
依照灌木型茶树分枝习性,二足龄茶树,当苗高超过30厘米,主茎粗达3毫米以上,并有一、二个分枝时,即可进行第一次定剪,修剪高度以离地15-20厘米为宜。这样可促使主茎基部2-3个腋芽萌发出第一层骨架枝。过高分枝较多而细弱,过低也会影响树势生长。生长较差的茶苗,虽有二足龄,但长势未能达到上述标准,应考虑推迟部分土层深厚,管理水平较好的茶苗,在一足龄时已达定型修剪要求,可提前一年进行,有利于快速成园。
经第一次定型修剪后,只要加强管理,茶苗很快会抽发出旺盛的新枝。以后每年进行一次定型修剪。第二次定型修剪高度可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20厘米。第三次定型修剪高度可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厘米左右。这样连续通过三次定型修剪,茶树骨架枝高度已达到40-50厘米。连同主茎形成4-5层分枝,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轻修剪,结合打头轻采,进一步培养树冠和采摘面。
小乔木型茶村顶端优势强,在我国南亚热带及热带地区栽培较广,茶树新梢抽发较旺,节间长,不宜采用灌木型茶树的定型修剪方法。根据海南岛等地的经验,采用分段修剪为好。具体做法是,当茶苗生长符合以下三个标准中的一个时即可进行定型修剪:①主茎粗4-5毫米;②长叶七、八片③茎干半木质化或木质化。
修剪高度以留二片真叶为度,分期分批进行,二年完成定型修剪工作。树冠骨架高度仍控制在40-50厘米。以后再进行几次水平轻剪和打头轻剪培养采摘面。
2、青壮年茶树轻修剪和深修剪
轻修剪是在定型修剪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继续培养树冠和采摘面。一般做法是,在春季剪去上年秋梢,养蓄春同时使得每年有健壮的生长枝代替细弱枝,延缓树势衰退。但当树冠面由于多年采摘和轻修剪的刺激,使分枝浓密而细弱,即形成鸡爪枝,有碍营养物质和水分的输送,这时采用轻修剪已达不到刺激效果,为将这层结节过多的细枝剪除,需用用深修剪技术,以提高新梢的生长势,补充旺盛的生长枝,延长高产稳产年限。
轻修剪和深修剪宜在早春茶芽萌动前约20天,或在秋末冬初封园后进行。南方茶区可在年周期末进行。轻修剪可酌情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每次在原有修剪面上提高2-3厘米。当轻修剪进行数年后,树冠细枝结节增多,茶树发枝力下降,此时就要进行一次深修剪,以剪去树冠面10-15厘米枝叶为宜。剪后注意留叶轻采。以后再每年或隔年进行轻修剪。这样循环往复,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采摘面上有旺盛的生长枝,延长青壮年茶树经济年限。
3、衰老茶树的重修剪和台刈
茶树经过多次剪、采,上部枝条的生活力大大降低,即使加强培肥管理,或深修剪处理,仍然得不到良好的经济效果,茶树发芽力不强,芽叶瘦小,对夹叶比例显著增多,轮与轮之间间歇期长,开花结实多,根颈处不断出现更新枝(通称地蕻枝、徒长枝)。这类茶树,针对衰老程度不同,轻者采用重修剪,重者采用台刈。重修剪宜在春茶前、后进行,修剪高度应根据树势,一般剪去茶树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或离地30-40厘米。剪后经一季到两季留养,结合轻修剪和打头采,待树冠重新形成后,方可投入正工采摘。台刈亦宜在春茶前、后进行,台刈高度一般离地面5厘米左右。台刈时切口要光滑,以免影响根颈部不定芽萌发。台刈后应清理丛脚,趁机除去杂草柴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