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的定义、品质特点及保健功效
一、 春茶的含义
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称为春茶。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因而滋味鲜爽,香气强烈。
通常,绿茶色泽绿润,红茶乌润的,品质较好。
二、春茶与夏秋茶的划分
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而定。
在我国气候条件下,除华南茶区的少数地区外,绝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江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5月上旬至9月下旬,江南茶区茶叶采制期为3月下旬至10月中旬,西南茶区茶叶采制期限为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按采制时间,茶叶通常划分为春、夏、暑、秋四季茶。
但季节茶的划分标准是不一致的。有的以节气分:清明至小满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小暑至寒露为秋茶;有的以时间分:于5月底以前采制的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采制为的夏茶,7月中旬以后采制的为秋茶。
我国华南茶区,由于地处热带,四季不大分明,几乎全年都有茶叶采制。因此,除了有春茶、夏茶和秋茶之分外,还有按茶树新梢生长先后、采制迟早,划分为头轮茶、二轮茶、三轮茶、四轮茶的。
茶树由于受气候、品种,以及栽培管理条件的影响,每年每季茶的采制的迟早是不一致的。大体说来,总是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的,南北差异达3-4个月。另外,即使是同一茶区,甚至同一块茶园,年与年之间,也可以因气候、管理等原因,相差5-20天。
三、春茶与夏秋茶的品质差异
由于茶季不同,茶树生长状况有别,因此,即使是在同一块茶园内采制而成的不同茶季的茶叶,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有较大的差异。
以绿茶为例,由于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所以,春季不但芽中肥壮,色泽绿翠,叶质柔软,白毫显露,而且与提高茶叶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成分,特别是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也较丰富,使得春茶的滋味更为鲜爽,香气更加强烈,保健作用更为明显。加之,春茶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所以,众多高级名绿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等,均采制春茶前期。
夏茶,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虽然茶树新梢生长迅速,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说,但很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使滋味显得苦涩。
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在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而成的茶叶显得较为枯老。特别是茶树历经春茶和夏茶的采收,体内营养有所亏缺,因此,采制而成的茶叶,内含物质显得贫乏,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茶叶滋味淡薄,而且香气欠高,叶色较黄。所谓“要好吃,秋白露”,其实说的是茶叶“味道和淡”罢了。
对红茶而言,由于春茶期间气温低、湿度大,发酵困难,而夏茶期间气温较高、湿度较小,有利发酵变红;特别是由于天气炎热,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明显增加,因此干茶和茶汤均显得红润,滋味也较强烈。只是由于夏茶中的氨基酸含量减少,对形成红茶的鲜爽味有一定影响。
四、春茶的养生功效
营养专家指出,喝春茶,不仅可让蛰伏了一冬的身体得到更好地生发,还能帮助消耗冬日积攒的脂肪。科学研究也发现,长期饮用茶能够帮助人们降低胆固醇、血脂以及预防多种癌症,能去火、促进新陈代谢,促进消化吸收,有利于提高抗病能力。
春季气温回升,体表供血量增加,脑部给氧相对减少,人体容易感到困倦、乏力;春季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冷暖气流交替频繁,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容易受到疾病的侵扰。中医认为,人的身体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后,到了春天就开始了生发向上之势。这时如果借助大自然的优势,激发体内生发之力,能加速身体适应季节的变化。这时喝一杯香味浓郁的春茶,是非常适宜的,绿茶性凉,苦中带甘,有去油腻、清心火、化痰消食的功效。
春季饮茶,要收到良好的保健疗效,最好还是传统的花茶(以绿茶为茶坯加工而成的)。纯正的花茶甘凉而兼芳香辛散之气,不仅可以提神醒脑、清除睡意,还有利于驱除整个冬天积聚在人体内的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此外,各式花茶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若能根据个人的体质来对症饮用,将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调理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