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这个曾经作为社会信息交流的媒介中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总是习惯走进茶馆,一边喝茶,一边调侃世态万象,繁盛一时。然而到了现代,茶馆犹如一只只蜗牛,背着文化复兴与商业创新的重担,步履蹒跚。一边是阳春白雪的高大尊贵,一边是曲高和寡的门可罗雀,茶馆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徘徊,举步维艰!
茶馆,究竟还能整点啥?刀客在近一年的走访中,了解南北茶馆的各种不同与相同,探寻茶馆经营模式的成与败。希望这七点思考和建议,对正在或即将经营茶馆的你,有所裨益!
一、别搞门面,整门风
门面,就是脸面!很多茶馆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一种攀比和炫耀的脸面,至于这种脸面能不能带来赢面并不重要!这种茶馆,大多依附于房地产经济或为了某种不正当利益交换而存在,所以茶能否盈利并不是中心,重要的是能否成为权力与利益置换的私密媒介!
没有弄清那些高大上门面存在的根本原因,很多茶馆也竞相模仿:用现代版的秦砖汉瓦打造复古的门头、仿古的包间,就连茶艺师也要穿上汉服唐装,而且能素手抚琴、笑靥如花、高山流水,一旦置身其中,便要你恍若隔世、梦回唐朝!这些门面的背后,自然是需要花费不菲的银子;而支撑这种门面的消费群体,都是消费的从不买单,买单的从不消费!这种高大尊贵的门面,孕育的却是奇怪灰暗的门风,所以短暂与衰败自然是情理之中!
搞了门面,丢了门风,这是很多高大上茶馆的通病!如何让阳光照进茶馆,要拆掉的不但是这种门面,还有祛除这种灰暗浑浊的尴尬门风!门风不正,小人硕鼠趋之若鹜;门风清明,百姓贤达拥戴有加;衙门如斯,茶馆亦如斯!
整门风,就是求价值、开风气、树典范!尽量为大多数普通人服务,这是一种普世价值;开一方清明之风、传一世刚正之气,这是一种济世情怀;树当下经营典范、创后世百代基业,这是一种家世目标!
门风,茶馆最需要打造的精神空间!
二、别搞人品,整产品
品茶似品人,茶品似人品,这两句被很多茶馆奉为圭臬!很多茶馆馆主不惜重金聘请名家题笔、高悬门头,以示激励!刀客经常去茶馆交朋友,去茶企谈合作,就每每发现两者的不同:茶馆馆主喜欢谈文化谈理想,陶醉于自己营造的空间与梦想里不能自拔,一派文人气象;茶企老板喜欢谈产品和营销,案头桌角堆满了各种品牌的产品,他们每天都在新产品堆里泡着,与团队讨论新产品的营销方案,完全生意头脑。
无奸不商,很多人把这个“奸”字形容商人的人品,其实更应该形容他们的做法:无“谋”不商!把人品与产品挂钩,风险很大,并通常事与愿违!你的人品也许无可厚非,但是每个人对人品的衡量标准却似是而非、参差不齐。中国人习惯性地将道听途说或第一印象,来界定一个人的品格;而非“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品与产品的捆绑,不但没有提升产品,却很可能拉低了人品;你不愿看到的,却是常常发生的。
了解和欣赏你人品的,未必会购买你的产品,毕竟前者比后者高贵得多,更因为你们已经是朋友!如果要靠朋友和熟人,生意很显然是做不久的。所以是否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和营销模式,你的产品能否自己说话打动陌生人,直接关系到茶馆的生死存亡。茶馆的产品有文化产品、服务产品、商业产品等等,大多数茶馆将文化与服务视为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茶馆雅集、茶修活动不断,却始终看不到由此带来的销售业绩。
没有商业产品的销售支撑,茶馆寄希望于文化传播的力量,却常常赢得了人气,没见到财气!整产品,就是让人们沉醉于你的理想国之时,不忘为你的梦想奉献一点力量!茶馆的产品,不应该仅仅是茶!每个地域的特色文化产品,都可以成为茶馆产品的兄弟姐妹。火柴天堂,卖的不再是是点火的燃料,而是各种文化的交集。搞清楚不同消费群的需求,是茶馆开发产品的根本出发点。坐得下、喝得起、有文化、又好玩,产品定位依附于茶馆定位!依托茶馆平台的背书,通过电子商务渠道及自媒体营销,你的产品理应更出彩!
放手整产品,让你的茶馆借助产品的翅膀,飞得更远!
三、别搞环境,整情境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的这首诗害了不少做茶馆的人。虽然人家说的禅房,但是更多的人把它弄成了茶馆环境的模板!纵观国内很多茶馆,莫不是小桥流水、亭台轩榭,统一调的古风雅韵、清一色的暗无天日!奇石、大板、老物件,古琴、书画、俏佳人,似乎已经成为茶馆装点的六大法宝。一进茶馆深似海,纯雅礼和不思归?这样的茶馆,一不小心都整成了中老年之家,将更多的年轻人与普通大众拒之门外。
茶馆的古典环境,曾经是最吸引人的亮点,亦被上升为恢复传统文化的象征。躲进茶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很多茶馆馆主都有这种大隐于市的情怀!可是小茶馆毕竟不是桃花源,在世就得入世;让每个消费者都能找到符合自己的情境,是茶楼换位思考和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
敢问世间情境为何物?直叫人搜肠刮肚!别把奢侈当高雅,别把环境当情境!情境是依据消费者的年龄喜好及文化偏好,所打造的个性空间!你能给我消费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触动:如何唤起记忆深处的情感触动,这就是情境要起到的作用!60后痴迷古典,农耕文化最能唤起他们的记忆;70后商务应酬,奢靡之风是场面上的必须;80后追逐潮流,科技时尚最能让他们忘却茶的单调;90后反叛另类,颠覆传统的小玩意最能迎合他们玩物尚志的个性??你的茶馆能否让不同的消费群体找到属于他们群体记忆的这种情境,你的环境才能让人流连忘返,让人禁不住尖叫分享!
环境姓公,茶馆如果都搞成了公共环境,自然缺少吸引力;情境属私,个性私密才能引起广泛的窥探欲!如何让人身临其境之时情不自禁,茶馆的情境之路漫长而不遥远!
四、别搞雅集,整赶集
古代文人骚客喜欢搞一些雅集,来激发创作灵感!著名的兰亭雅集便由大书法家王羲之广邀群贤,会上得诗37首,王羲之在微醉之中,振笔直遂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兰亭集序》。现代的茶馆也喜欢搞一些雅集活动,并形成了一定的套路:其一是书画诵读古琴茶艺共演一台戏,素手抚琴、佳人秀茶、画家献艺、诗人朗诵;这种雅集很受欢迎,因为在赏心悦目的同时,还可以免费索取字画!其二是茶艺与禅坐相结合,在放松身心之时,感受茶汤的韵味、茶气的行走;这样的雅集,以茶艺和品茗为中心,结合不同的艺术形式,普及茶的品饮知识,传递茶为雅事的文化魅力。
刀客无意诋毁文化雅集对茶馆传播的重要作用,只是感慨雅集对茶馆经营的实际帮助并不明显。筹备一场雅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热衷参与之人多为圈内之士,甚至是专业蹭茶客。群闲毕至,多在圈内循环,而无法实现跨界传播,很多茶馆对这种自娱自乐的活动却乐此不疲!别搞雅集,整赶集!这个观点注定让很多人怀疑:“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你当我茶馆是菜市场?”这个疑问句,还真的可以改成肯定句,只不过把“菜”换成“茶”即可!赶集,就是要不定期或者定期组织活动,让茶馆暂时变成回馈顾客与民众的茶市场!老舍的大碗茶传统、天福的免费奉茶活动,就是其中最好的代表,虽然天福并不是茶馆。用一种贴近民众的赶集活动,变成茶馆常态化的宣传手段,不但能赢得民众的口碑,更能吸引更多的陌生消费者。
赶集,更像是互联网的引流;没有人流量,茶馆的收支必然成问题。赶集的形式可以因时而变,时节不同内容迥异!比如端午的时候,茶馆可以派送些粽叶、艾草;中秋时节搞一些自制月饼活动;秋茶上市时节,为什么不可以弄些散茶赠饮节?!茶馆要关注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因地制宜随机而动,为民众的群体活动增加新的亮点,从而实现营销的目的!雅集虽雅,曲高而和寡;赶集虽俗,利己又利人!这两者并不对立,需要有策略地协调与配合!如果一定要定个比例,刀客建议参照2080法则,二成雅集,八成赶集!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