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到底是什么?它既是这样的,也是那样的。
数人说,茶无非就是“人在草木间”,上草中人下小木,着实简单。在我看来,这个“人在草木间”的东西实实在在的是一个矛盾体和复杂体。近年来经常有人说道现在的人把茶玩的太过玄幻,把简单的事物复杂化从而加诸了太多附件。
如果从唯物辩证法来说,矛盾是普遍存在又不可避免的。喝一杯茶、品一盏茶,往往说法不同衍生出来的东西才会不同。你可以是公司老板,也可以是工地的工人。口渴,闲适,都与茶相联。
喝茶这件事,很多时候到底是需要环境映衬的。清朝画家郑板桥有一读书处名为《别峰庵》,小斋三间,一庭花树扰春秋,门联上书“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
土竟结合即为境。自然界向来讲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想来也是,茶树作为这场竞争中的幸存者,于泥土中胜出,于时光中留驻。先不提神农尝百草于茶的相遇,6000多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田螺山一带的先民就开始植茶树,田螺山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我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回望六千多年的朝代更迭变换,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胜利总是伴随着杀戮。小小的树苗想要生存下来直至现在繁衍不息,从自然中的战争来看,必然也是残酷无比。
最初人们在生活中去喝茶,除了解渴之外,第一感觉必然是“好喝”。再升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现代社会高速运行,同文化共存,一盏茶毕,一席悟思,更多的是求一场心净。
老子的《道德经》有云,“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是“上善若水”的由来。茶与净向来不分离,人净、席净、心净,茶本身是一片叶子,与水相溶才成为今日常说的“茶”,必定有人说茶与水是茶汤,怎会是茶。就如大家平时请人喝茶,只会说“来喝茶”,而不是“来喝茶汤”。茶与水结缘而成“不争”,正是茶文化所特有的面貌。“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能,动善时。”者六善原是说水,单换成茶也未尝不可。
不能否认“茶的境与净”同时存在着,如同残酷冰冷的胜利皮囊之下包裹着的是内心的一片温柔净土,茶与茶文化本身密不可分,不必觉得玄,也不必深究太多。既然接受了这片小小叶子的馈赠,安心享受,何须劳累身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