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一样一个故事,可能不少人看过,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一年轻人去买碗,到店,他顺手拿起一只碗,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竟然没有一只满意的,就连老板认为最好的碗也被他拒绝了。老板也不解。年轻人说:这是一位长者告诉他的挑碗的诀窍,当一只碗与另一只碗轻轻碰撞时,发出清脆、悦耳声响的,一定是只好碗。
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递给他,笑着说:“小伙子,你拿这只碗去试试,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仪的碗”。
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奇怪!他手里拿着的每一只碗都在轻轻地碰撞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惊问其详。
老板笑着说,道理很简单,你刚才拿来试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试碗那声音必然浑浊,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
这是一个经典的哲学故事,我们喝茶的历程里,买茶的过程中发生过多少这样的故事?每个人对茶的理解、认识、认同角度不一样,本是合情之事,有句话说的好,叫适口为珍。但是这个前提是建立标杆、参照标准正确的角度才能成立的。倘若一款茶没保存好,但是有人认为他好喝,喜欢那样的陈旧味,霉味,拿它当参照,如此怎能当标准买茶?
有个笑话:有人喝了一辈子茅台,有一天喝到了正宗的茅台,他却认为是假的……
有个案例:有个人去茶叶店买铁观音,喝遍店家的所有茶,很是失望,没一款能对味。次日,带自己的茶给老板看:原来品种是本山……其实这就像文章开头的买碗。
当我们想寻到一款好茶时,首先要确保心里的标准是正确的,是符合好茶的标准的,只有心里的标杆是正确的,才能找到好茶。
每个茶人的心里都装着一只碗,碗里盛着善良、信任、宽容、真诚,也盛着虚伪、狭隘、猜忌、自私……请剔除碗里的杂质,端正正确的价值观,然后微笑着迎接另一只碗的碰撞,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买茶,建立正确的标杆,才能不被误导。
生活中很多事情的衡量都像这个“买碗”的故事一样,不只是买茶如此,对事物的看法、观点、评价,对三观的的提高或改变、形成更是像极了“买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