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茶汤漱口的文化解读

茶汤漱口的文化解读——从《红楼梦》说起
《红楼梦》总共120回,其中就有112回、260余处讲到茶,涉及茶的功用与情趣等多个方面,可见“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的评价很准确。虽然解渴是茶的第一功效,但事实上茶的利用目的具有多样化特征,而漱口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整理了在《红楼梦》中出现的茶汤漱口的章节,从《红楼梦》中窥探中国古代对茶汤漱口问题的一些认知。
 
史料一: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写到
 
常对跟他的小厮们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
 
这里用茶漱口已不单是清洁口腔之意,而是从对于“浊口臭舌”的口腔清洁工能延伸出荡涤卑劣的人格,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在表达了茶乃清洁,高雅之物的同时,也反映了贾母对于“小厮们”人格的否定。而贾母的看法应该具有代表性,在中国古代,个人清洁不仅仅是生活习惯问题,还是社会地位、个人修养的具体体现形式。
 
 
史料二: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写黛玉刚入贾府,在贾母房中用饭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看似不经意的饭后用茶,实则道明了林家乃是惜福养身之家,不同于贾府的奢侈豪华,虽然也可能有以茶漱口的认识与做法,但是通用饮茶同时完成,没有专门的漱口茶。所以林如海教导女儿要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同样的一段文字,同样也是对于饭后漱口茶的描写,而王敬儒确有自己的独特体会,她是这样评价的:“接茶一个小小的动作,体现出黛玉寄人篱下,凡事只能入乡随俗的无奈,而她小小年纪,就能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别人耻笑了去,则她心性高傲,自尊要强的性格特点也让读者了然”。
 
史料三: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一时吃过饭,宝玉一则怕贾母记挂,二则也记挂着林黛玉,忙忙的要茶漱口。探春惜春都笑道:“二哥哥,你成日家忙些什么?吃饭吃茶也是这么忙碌碌的。”宝钗笑道:“你叫他快吃了瞧他林妹妹去罢,叫他在这里胡羼些什么。”宝玉吃了茶,便出来,一直往西院来。
 
宝玉作为贾府一员,虽是贾母掌上明珠,可是即使急着要去见贾母与黛玉,也没有省略饭后漱口这一习惯。印证了史料一的分析,反映了宝玉个人修养,以及贾府的家规。
 
史料四: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此时宝玉虽醒,神意尚恍惚,因向门外指说:“才出去了。”袭人笑道:“那是你梦迷了。你揉眼细瞧,是镜子里照的你影儿。”宝玉向前瞧了一瞧,原是那嵌的大镜对面相照,自己也笑了。早有人捧过漱盂茶卤来,漱了口。麝月道:“怪道老太太常嘱咐说小人屋里不可多有镜子。
 
还未完全睡醒的宝玉,起床第一件事便是用茶漱口,我们现在起床刷牙的习惯与之一脉相承。也见证了在贾府,茶的功用的是无处不在的。
 
史料五: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宝玉正欲走时,只见袭人走来,手内捧着一个小连环洋漆茶盘,里面可式放着两钟新茶,因问:“他往那去了?我见你两个半日没吃茶,巴巴的倒了两钟来,他又走了。”宝玉道:“那不是他,你给他送去。”说着自拿了一钟,袭人便送了那钟去,偏和宝钗在一处,只得一钟茶,便说:“那位渴了那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宝钗笑道:“我却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先拿起来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内。袭人笑说:“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说毕,饮干,将杯放下。袭人又来接宝玉的。宝玉因问:“这半日没见芳官,他在那里呢?”袭人四顾一瞧说:“才在这里几个人斗草的,这会子不见了。”
 
史料二特别强调了漱口专用的茶,而这里所反映的是日常饮用的茶水也同样可以用来漱口。
 
从以上节选的史料看,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多处描写用茶漱口的情节,可见用茶水漱口保健的做法在漫长的饮茶经验中已经总结出来。而卫生程度又是社会地位的体现,茶水漱口是古代官宦人家的生活习惯,是生活修养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乡野之人不会如此讲究,刘姥姥在游览大观园中,就出现了把漱口的茶吞下肚惹人笑话。不过茶叶保证口腔卫生与健康的功效在理论与现实之间究竟有多大距离恐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佚名
日期:2019-07-12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