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民俗 >
信阳饮茶习俗
普洱茶
 
   “客来敬茶”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礼仪方式,招待贵宾乃至外交礼节,热茶一杯,洁净幽雅,使宾主们不知不觉地进入友好交融的最佳状态。人们日常招待客人时的饮茶礼仪,是体现各地茶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茶道主要强调茶具要讲究,茶叶冲泡要充分展现茶叶的色、香、味、形。茶室必须插花和绿色植物等作为搭配,饮茶环境要布置的清净淡雅,相得益彰,自然和谐。通过各种方式,将茶的品饮提高到更高的境界。
 
   信阳是名茶之乡,盛产白毫细嫩、汤色碧绿的上乘“信阳毛尖”。信阳人爱喝茶、会喝茶,茶喝得可谓尽心尽意而又家常至极。信阳饮茶的最大特点是普及。无论各色人等,男女老幼,朝野雅俗,无论为文的为商的为官的为民的,也无论有身份的无身份的钱多的钱少的,几乎人人皆有嗜茶之好,人称茶为“国饮”,但唯有到了信阳才能真正体味到这种泱泱大国透彻入里的“国粹”和民族意识。
 
   如若要研究信阳的民俗学,首先要论及的则应是信阳的茶道。见客先上茶,这是信阳人一般的家庭礼俗。来客不倒茶,主人便觉无法显示热情,愧对来客;进门不饮茶,客人又会手足无措言语不畅。如果来客是位烟君子倒还好,若不会抽烟便更觉无趣。
 
   在信阳,不倒茶意味着逐客,客人阻止倒茶或续茶,则表示片刻即走。往往是一杯热茶捧着,氤氤氲氲中,亲朋好友的叙谈才亲密无间,气氛融洽。茶成了好客的信阳人交友的重要仪式和内容,客人来请喝茶,客人走了要送茶,对遥远的友人,信阳人还喜欢寄一包新茗送情谊。茶,在信阳友情的锦缎上,犹如织锦的金梭,往返穿行,运载着缕缕情丝和绵绵厚义。
 
   信阳在喝茶上十分讲究,儒雅闲逸,贵族气十足。首先是茶具的选用,一定要用透明的玻璃杯,烧开的沸水要落了滚才可沏茶。杯中放了茶叶,注入浅水,但并不饮,而是倒去浮沫再注水,这叫“洗茶”。经过了这番洗,茶方可饮。送给客人的茶水不是十足的满杯,而是八成满,俗称“酒七茶八”。茶杯是绝对不可盖的,这既不同于北京的盖碗茶,更不同于闽南的功夫茶。
 
   信阳人饮茶无论城乡都讲究一个观赏美,客人到来以后,一排十几个玻璃杯,亮晶晶的整齐排开,一一放茶叶,又一一注浅水洗茶,再一一斟满,一杯杯捧到客人手上。尤其是当你到农民家做客,看到主人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娴熟热情的操作手法。当你你捧起茶杯,杯中绿叶徐徐而落,一枪一旗渐次的展开,茶汁莹绿剔透,犹如人人捧了块芳香四溢的温润翡翠碧玉之时,你会觉得有这样的茶喝着,就是给个神仙你都不愿去做的。
 
   值得一提的是信阳饮茶还有一个重要程序:洗手。客人入室落座,主人会殷勤地递上一块热毛巾说:“请您先洗洗。”你于是去备好的热水那儿,干干净净地洗出一双手,重新落座,主人的茶此时已沏好。
 
   如若是宴会,那就更要洗了,餐前一番洗,曰“去尘”,茶是必定要先上餐桌的,饭前也是一定要饮茶的;餐后还有一番洗,曰“去油腻”,先前的茶水倒掉,重泡新茶,即使你餐前的那杯茶只是碰了碰唇,也要泼去换新的,否则就显出了厚薄,也嫌主家小气。
 
   信阳民间喝茶,最好看的景观的街边的老汉们。炎炎夏日的信阳,常见有须发苍苍的老者,捧着紫砂泥壶或大号茶杯,摇着蒲扇,于槐柳树下或聊天或观棋局,甚是悠然。即便是对奕中人,在凝神聚思之中,一只手也会俏然移向沙地之上的壶盏,眼不离河汉,且手到擒来,中指必准确套入壶的环柄之中,满把抓起壶来,送至嘴边,但听呼噜声响,饮者口唇湿润,额间似有神思涌来,遂又将壶轻轻放回原处,腾出手来便著子前往,勇猛非凡。这场景常令不大懂棋的旁观者误以为茶功之神奇。
 
   茶乡人的朴拙纯厚,天长地久地浇灌在信阳的山乡村岭,山山水水之间。茶已与信阳人血脉、魂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信阳茶那清纯简洁、内涵丰富、苦中有甜、甘味无穷的品性,正是茶乡人所崇尚的精神品格。
 
   信阳人又把浓浓的友情泡在这酽酽的茶汁里,款待四海友人,八方宾朋。早春三月,谷雨前后,豫南山乡的万亩茶园新芽吐翠,生机盎然,山山坳坳、沟沟壑壑之中,绿得那么博大,那么纯净。片片信阳茶,孕育和承载了信阳人千百个日日夜夜的真情和汗水。八万四千多个芽叶才能采摘出一斤的优质毛尖茶,浓缩着信阳茶文化的精髓,也体现着信阳人民的勤劳、朴实、热情和真诚。
 
作者:玲儿
日期:2023-12-23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