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留下的精粹,它们是广为人知的“古董级”中国茶饮品,它们曾经轰动天下,叱咤风云。它们就是精品普洱茶老茶。
陈云号圆茶
“陈云号”成立于清中后期,是民国初年最大的普洱茶商之一,当时的老板陈石云,人称“陈半山”。云南省勐腊县易武乡张家湾的曼腊茶山有一半茶园都姓陈。陈云号最兴盛的时期是1900年--1933年,当地人都这样说,易武有刘癸光,曼腊有陈云山,一个南;一个北。“陈云号”有自己的马帮,茶叶的原料以易武、曼腊茶山为主,生产出的产品运往越南的莱州,产品主要销往香港及东南亚。
1951年陈云号生产了最后一批茶叶后,从此销声匿迹了。现在所提供的这款茶品,经鉴定应该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产品,现今为稀有物品,属难得一见的茶品。
宋聘号
宋聘号茶庄,创建于清光绪六年,总部设在易武镇,产品原料以易武山为主。民国初年与钱利贞(后改名为“乾利贞”)结为亲家,而改名为“乾利贞宋聘号”。合并后的宋聘号为了扩大经营和生产,开始生产一些普通的产品。同期宋聘号也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生产的普洱产品为“福华号宋聘”,同时也代理运营总公司对海外销售的产品。现提供此样茶品,经鉴定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产品,现今为稀有物品,属难得一见的茶品。
鸿泰昌
鸿泰昌茶庄创建于1926年,茶庄设在六大茶山----倚邦,创始人高鸿昌。茶叶原料主要以倚邦山为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鸿泰昌茶庄在泰国开设分公司,取号“鸿泰昌号”。同期也利用泰国的茶箐,生产普洱茶供应东南亚市场,堪称普洱茶历史上的第一个庞大的“普洱帝国”。鸿泰昌茶庄在倚邦的总部一直延伸到解放初期,消失于人民公社成立后,而设在泰国的分公司至今仍然存在,是一个孤悬海外的普洱茶王国。现提供的此款产品应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产品,是一款难得的普洱珍藏品。
无纸早期红印
“红印”,这响亮的名字,在普洱茶界几乎是每个人都听过的“法号”,然而真正看过摸过或喝过的应该不到百分之一。红印,因其茶饼内飞为红色八中印而得名。红印圆茶始创于1940年,范和钧创办的佛海茶厂。红印共分为:无纸早期红印、有纸红印、早期红印、后期红印。新中国成立后,也有过生产,中止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从1940年到1955年之间生产的内飞为红色八中印者为正红印。现提供的这款茶品,经鉴定应该为解放初期之产品,是一款可遇不可求的茶品。
七子黄印大饼
黄印七子饼,产生于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是云南七子饼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现代拼配普洱茶工艺的始祖。1959年,因侨销茶停产的缘故,中茶公司把茶饼的名称从“圆茶”改为“七子饼茶”(即“中茶牌圆茶”改为“云南七子饼茶”),生产单位也从“中国茶叶总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改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分公司”。七子黄印品种有“八中黄印”、“七子小黄印”、“七子大黄印”、“绿字黄印”等等。但一般茶人区分则按照外观特点区分为“大黄印”、“小黄印”、“认真配方”(内飞内多了“认真配方”四个字)等几种。此款茶因八中茶字为绿色,饼身比一般茶饼稍大,故称为“七子黄印大饼”。是一款难得的普洱珍藏品
雪印青饼
“雪印青饼”产生于七十年代初,是台北一名姓黄的先生1999年11月命名的,是一种俗称,指的是某一批茶号为7532的七子饼。从配方来看,面茶为芽尖毛茶,是青饼茶中最为细嫩的茶品,产量并不是很多,目前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见了。此款茶经鉴定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产品,是一款难得的普洱珍藏品。
73大叶青
“73厚纸大叶青”产生于七十年代初,是台北一名姓黄的先生1998年12月命名的,是一种俗称,指的是某一批茶号为7542的七子饼。从配方来看,面茶用3、4级幼嫩芽叶,里茶用5、6级叶(后期也出现过掺7、8级老叶的情况)。此款茶经鉴定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产品,是一款难得的普洱珍藏品。
广云贡饼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精选上等的晒青毛茶为原料,并利用自己独创的工艺压制成普洱茶出口到港、澳、台及东南亚。因这些茶以云南、广东等地原料为主,由于融入了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独创的配方和工艺技术,具有广式韵味,台湾和香港的茶人又称之为“广云贡”,产品结构也分饼、砖、沱。
八八青
“八八青”是香港一名姓陈的先生命名的,是一种俗称,指1988年至1992年生产的某一批茶号为7542的七子饼。“八八青”的意思据陈先生说:为了纪念他的茶店开业的年期,其次是以广东人的口音8字是代表行运与发财的好兆头。“88”者亦喻意发财后可再发的意思。目前此款茶是一款难得的普洱珍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