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广州人喜爱的咸肉粽和碱水棕又将端上餐桌。医生提醒市民,选择适合自己的粽子、控制吃粽子的量,精心搭配不同的茶水,可以更愉快地享受粽子和端午节。
高血压患者不宜吃咸肉粽
中医邓聪说,从养生学角度看,粽子也是药膳的一种。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竹叶可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可清热利湿、和胃宁神;苇叶可清热生津、除烦止渴。
中师梁建宁说,选择适合自己的粽子很重要。平常痰湿较重,整天觉得疲倦、乏力,腹部胀闷,经常打嗝,胃酸较多的市民不宜食用粽子,对凉的粽子更要避而远之。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脑梗病史的患者,则不宜选择咸肉粽。咸肉粽里面有猪油、肥油,吃多了可能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这类市民可以尝试不加猪油和肥肉的豆沙粽、小枣粽、南瓜粽等。
高血糖的患者,尽量不要吃豆沙馅的碱水棕,不妨选择杂粮粽或八宝粽。这类粽子添加了红豆、绿豆、青豆、玉米、薏米、紫米、紫薯等粗杂粮和薯类,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延缓血糖的上升。
消化能力差者不要吃煎粽
老人和小孩消化能力比较差,吃粽子时注意不要吃太多。珠三角地区有“煎粽”的吃法,用油煎过的粽子会更香更好吃,不过油量也更大,对于消化能力较差的人来说就不适合了。邓聪建议消化能力较差的市民,在传统的粽子制作中换个花样,如主料以部分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取代,不仅可以增加纤维质含量,还可以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另外,梁建宁提醒,孕妇也可以享用粽子。从糯米本身来看,性味甘温,能温补脾胃、补益中气,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恶心、食欲减少、腹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状。但如果是超重或者有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的孕妇,最好就不要吃了。
这样吃粽子更健康
①怎么吃?
粽子应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消化能力差的人尤其要注意。
②吃几个?
一天吃一个为佳,一次最好不要超过两个,最好在早餐和午餐食用。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的摄入,因为粽子也是主食,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含米量相当于一碗米饭。
③配什么?
碱水棕配薄荷茶、绿茶。咸肉粽配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这样可以帮助消化,去油解腻。
吃粽子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更有营养,有助于消化。
吃粽子不宜搭配促进身体发热的牛羊肉类、油炸食品和过辣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