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问题描述:有些客人进店了,看了又看,挑了又挑,问了又问,的确想买茶,也看得出来,他们的确想买茶,但到了最后,还是没有买,很可惜,为什么,应该怎么办?
类似问题:您在《点茶成金——快速卖茶72招》里提到“渲染需求”,应该怎样理解?
专家解答:这类现象很常见,原因也很复杂,总的说来至少有10种可能,我们一起梳理,逐一简述。
可能一:信任度不够。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建立信任需要时间。也就是说,客人不相信商家或不够相信商家,这些都是正常的,再加上很多客人都在购物过程中受过伤。即使不是买茶上当受伤,也是买其它产品或服务时上过当,受到了伤害。
可能二:价格超出购买力。有些茶叶的价格确太高了,超出了客人的购买力。试想,客人不仅仅要买茶,还要有其它花费,柴米油盐、教育医疗等等都要花钱,价格高了自然就要放弃。这时不要强求客人买单,你有两个选择,要么提供价格适合他的茶叶,要么就保留个好的印象,期待日后成交。
可能三:同行的人有不同意见。两三个人一起逛茶叶店,有人要买,同行的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若是处理不好,自然就很难达成交易。你要做的就是,协调好同行人的关系,求同存异,一步步耐心地,引导至成交,具体方法后期再详谈。
可能四:并不是他期待的茶叶。想买茶,不等于想买你的茶;想买你的茶,不等于想买你正在销售的茶。客人的个性需求或即时需求,有时其自己都搞不清楚,所以,耐心交流很重要,要在耐心交流过程中把握好客人究竟需要怎样的茶叶。
可能五:买茶的欲望不够强烈。这个很容易理解,比如说我想买大红袍,但家里的大红袍还够喝半年,太早买就没必要,欲望自然不强烈;再如我想去买个新手机,但当前的手机还能用,买了显得很浪费等等。这些都是需求不强烈的表现。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在尊重消费者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促销,例如打折、满赠等等,但要适可而止,不能寅吃卯粮,断了以后的销售之路。
可能六:对茶叶了解还不够,所以需求也不够,和上一点类似。一个人对自己的需求不一定了解,就像我们劝孩子好好学习,我们必须告诉他学习的好处和不学习的坏处,描述必须非常具体非常清楚非常生动,孩子才有可能听话。喝茶也是这样,我们要讲清楚喝茶的好处,天天喝茶的好处,坚持天天喝茶的好处等等,这也是在描绘一些场景,刺激消费者的想象,让其看到喝茶的利弊,从而渲染了消费者的需求,让消费者有一种感觉:我应该喝茶……
但要注意,这个渲染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造假,若是像某些茶商一样神话喝茶,啥病都能治就过分了,这种情况茶叶界挺多,必须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