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吸取天地日月之精华的灵物,却怎么也离不开大地的怀抱。世上没有哪一种茶是脱离了大地土壤的滋润,从天而降。
禅茶一味,并非脱离大众世俗,脱离现实生活,更不是孤芳自赏、不接地气的散漫、飘逸和空灵,禅是用语言和文字无法形容和表达的境界,那么就只有靠行动和神识通过品茗的过程把思虑和欲望过滤集中。
神识在现今的社会生活中,既包括佛家所提出的阿赖耶识、末那识等“八识”,也包含世间法中的信仰、意识、观念、性格、禀赋等一系列意识形态领域的所有产物。
地藏菩萨缘何称为“地藏”?经载: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可见大地的厚实与承载,馈赠与接纳是无法用文字来形容的。
难怪人们称赞一个人稳健、深沉、实诚为“踏实”。只有当我们的双脚实实在在地踏在大地之上,人才会感到安全实在,而不是飘浮在空中,水中和九霄云外。
万法归一,禅及其它宗派的终极归宿终究还是菩提。菩提二字,可以理解为觉悟、智慧,犹如睡梦中的人忽然苏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是一种大自在、大解脱。
广义来理解,即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但是要明白禅悟中的脱俗,是脱去自己心中的俗,即俗识、俗见、俗欲,而并不是尘世中的大众俗世。
修行,无论禅茶修行还是其他觉悟,一定要接地气和贴近生活。菩提的核心是“无我”,不仅要破除“我执、情执”,还要破除“法执”,便是无所不容、润泽万物、海纳百川。
一个修行人,如果高高在上,众人皆醉我独醒,看待别人总是这也不对路,那也不入眼。好像唯有自己修得正、站得高、心清静,这本身就是“法执”,就是走火入魔和固步自封。
每个人都是一尊未来佛,都是我们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哪怕对方是个屠夫、刽子手、叫花子,我们也要虚心学习对方积极的一面,耐心接引和度化。
茶在帝王眼里,它珍馐稀有,毫厘如金;
在庶民嘴里,它养生补水,闲情逸致;
在中产阶级及小资男女眼里,它是沟通交往,修身养性,风花雪月的媒介;
在商人眼里,它就是个有文化内涵的商品;
在历史学家眼里,它可能象石油一样成为国家之间战争的导火索,记录人类文明的进程和变迁;
在文人墨客,僧侣居士眼里,它的能量内涵呈高次方裂变,瞬间飙升。
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总能映射出茶叶,丝绸,瓷器等具有强烈东方文明的深厚历史文化背景。
但是,世上再精贵通灵的物体,也不能忽视了它的本质属性。正如天价兰花,藏獒,虫草,翡翠、玛卡一样。炒作,本身就是对被炒作物的极大不敬。
末了,想起张国荣的一首经典之作: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但愿,茶能成为寻常百姓家“识得人间烟火”的接地气之物,实在而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