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茶叶文青的生活体验
普洱茶
最不愿听报怨,虽然那是一种无奈,更多的感觉是无趣。 
记得马云有一句话:商机在哪里?哪里有问题,商机就在哪里!
立即就会有人问:我们卖不出茶叶,你说问题在哪里?我说不出来,因为世上找不出包治百病的良医。但我总听说做生意还有两个字:一个是“守”, 一个是“转”。“转”并不是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而是脑筋“转”起来,看看当下和未来的自己该怎样去走? 
 
贩卖商品,有时的确是一件了无新意而乏味的事情。可喜的是,只要每天太阳照常升起,温暖的阳光下总会有快乐的新鲜事发生,在今年全国经济下行,传统零售业有些一筹莫展的情况下,新的创意总在一些“不守本份”“不安现状”的大脑里悄然而生。不经意间,在城市的某一处,或大街,或小巷会冒出几间无法定义而让我们耳目一新的小店:咖啡店里卖书报杂志甚至又萌又精巧的家居用品;家具店里有餐厅又有茶会所;茶馆里有餐饮又卖图书、线装书;餐厅里教授厨艺,客人可让师傅手把手实习家常菜做法还售卖有机蔬菜;糖果店里客人可自制糖果,烘焙糕饼;自行车店里开起了“创意集市”;私人的画展、摄影展、微电影展常常在某茶馆,某咖啡屋里举行……这是一个太聪明的时代,有了温饱的中国人开始思考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他们把生意溶入到自己喜爱的事物里,将日常生计变成一种别人不可 复制的生活方式,借着社群的交流,将一种生活方式交错成无限创意的可能,让身体的多巴胺诱发出更多的智慧和快乐,在大大增加了话题和眼球的同时,还引领了一种时尚创意的生活。他们自豪地说:我们开的不是一家店,而是生活体验的平台。 
 
80、90后他们是不甘心“朝九晚五”“照葫芦画瓢”, 不安于“从20岁、30岁就看到自己50岁、60岁是什么模样”的一群,特别不愿意遵循各种“约定俗成”,就是向往任性地拥抱自己喜欢的的生活方式,他们拒绝“僵死”和“冰冷”,随时都想感受到生活的热度。毕竟人生只能活一次! 不久前,我去了一趟大理古城的人民路,忽然明白了年轻人那句“死也要死在人民路!”的流行歌词的含义。80、90后他们生活在中国历史上物质最为丰裕的时代,甚至被称为“物质青年”,但人们不得不承认他们也是面临生存压力最大的一代人,人民路可以说是青年人一扇释放生活压力的“天窗”,一个追求“别样生活”的展示台,他们可以在这里随意卖唱,演奏吉它、小提琴;展示画作,大声朗颂自己的诗作,只要有人愿意,还可以卖售碟片、画品、打印的诗集;临街的会客厅里和大街上的行人打着招呼,可以随意进去喝烤茶、甜茶、酥油茶,同时可以买卖自制的粗陶茶具,议价茶叶;有人贩售自己的日常生活小发明;有人要卖掉二手旅行装备,山地自行车;自制的糕饼、布丁,菜谱:只要有人接受,无论“幼稚”“粗糙”“另类”和多么“非主流”“不靠谱”,这里都可以接纳,关健是市场接受。其实,人们的许多创意和创新都是在不断地试错和否定中实现的,时代需要我们具有博大和包容的心态。 
听起来大理人民路更像国外兴起的“文青经济”,这让美国的波特兰这样一个非主流城市成为“文青经济”聚集的潮流之地,也成为了一个人气热词。我从不认为网络“淘宝”之后人们会放弃迈开脚步的户外体验,因为人起源于“户外动物”,而生命原是一场体验,关健你能创造什么生活让别人体验!近几年我们耳濡目染的创意生活的群体其实不少,他们许多是教育背景优良,有过“海归”经历的真文青,他们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和生活语言,他们是我们社会生活新形态的创造者。
你仔细想想,茶叶,不就是一种横跨一、二、三产业的体验经济么?接受度最高的也是“文青”群体,而它又能为我们现代人融入和创造什么新的生活方式?
作者:王洪波
日期:2023-07-04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