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茶之道得益于苦 人之道得益于忍
普洱茶
进入茶门,必修苦功,一个连茶的苦都吃不了的人,如何能吃得了生活的苦。
论茶之苦,不得不提传说中“班章为王,易武为后”,其中老班章,是泱泱茶国霸气之最,没有之一,在我品茶记忆中也独一无二,他茶气极强苦底极重,但回甘极快,细细品味这种不同寻常的苦,或许正因苦的够深,才焕发出后劲无穷的甜。那种在喉咙里的旷日持久的香甜,即所谓“喉韵”,正是众人追捧他的“王气”所在。
 
班章之所以能称王称霸,正得力于一“苦”字。第一次喝他,三杯下肚,手、头、后背渗出微汗,后来觉得有一股热气直冲脑门,脸部热红,双耳滚烫,手心也涨红,眼前一片红火。
听说老班章的土壤,表面层约50公分是红土壤,再往下,土壤又变成了浅白色,再过20公分又变成了深黑色,不同土壤有不同的元素,所以根扎的越深,吸收的营养物质越多越丰富,老班章大叶种茶多酚含量高达4.6,一般大叶种只有4.3,而小叶种只有1.3。
茶多酚越多,对人体感官的刺激也越强,茶气也就越强。有人说老班章苦,有人说老班章涩,但不苦不涩不是茶,越苦的茶,越能修炼一个人的耐力和定力,吃得了多大的苦,便受得起多大的甜。
 
茶圈如朝圣般的追捧老班章,其实是敬畏这种苦,是对“苦茶和苦日子”的一种礼赞,喝的是茶,品的是岁月的苦,和那些用苦日子换来的新生。以前老班章村民,因为交通不便,从老班章村到布朗山乡供销社,要走八小时的山路,每个去卖茶的都觉得去一趟不容易,都要憋足了劲,凭自己最大的努力背茶,但最有力气的也只能背到七八十公斤,最可悲的是,辛辛苦苦背到供销点,能评上三级才能卖掉,运气不好的,连级别都评不上,也不可能再背回去,只能在布朗山找个僻静的地方赶紧倒掉,望着茶叶像垃圾一样被丢弃,茶农心里的苦,无法用文字来表达,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直到2002年,政府扶贫公路紧挨老班章村,和古茶园擦肩而过,这才让茶农走出了冰河世纪。但茶农如今喝他,还是会情不自禁的忆苦思甜,如果没有那段苦日子,现在的幸福甜蜜也就没那般强烈了。
其实苦也是个相对的概念,不同文化的人对苦的定义是不同的。听说:“缅甸人喝中国的绿茶觉得很甜,但他们的口味偏好却是苦的,因为他殖民地的背景,英国人用加糖的下午茶树立了甜到极致的标准,到底层人民偏要背道而驰,建立另外一个极端,以反抗殖民,他们用喝苦茶来表达——我就是不要融合与你,我就是要喝苦茶。但是汉族人的口味却是不喜欢苦,相比较苦班章,能接受甜柔醇和的易武茶的人更多。”
 
但我还是更爱喝老班章,因为吃苦是一种生命态度。茶之道,得力于“苦”,人之道,得力于“忍”。喝得了苦茶,修得了忍功,方入得了茶道。白居易在《得力于忍》一文中写道 “孔圣之忍饥,颜子之忍贫,闵子之忍寒,淮阴之忍辱,张公之忍居,娄公之忍侮;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忍也。” 所以,学茶之忍苦,方能大成。
想起得道高僧星云大师说过:“我们观察一个人是否成器,往往先看这个人有没有忍耐力。世界上最大的力量就是忍耐的力量,忍的功夫可以成圣成贤,如忍饿、忍穷、忍贪、忍气、忍苦、忍难、忍魔、这种忍的力量,实为禅定、持戒所不能及,因为忍耐的功德很大,可以成就一切。”而我始终相信:能忍人之所不能忍,必能为人之所不能为! 
 
作者: 青桐
日期:2023-07-05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