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茶业复兴第33期沙龙
普洱茶
2016年7月24日,昆明天气阴转晴,下午两点半,茶业复兴第33期沙龙如期举行,本期的主题是晒红。
众人坐定,开泡晒红,主讲嘉宾吕建锋先生打开电脑,投影上打出了众筹海报的主画面,周重林呷了口茶,说:“吕总还是来了,PPT还是那么丑,做PPT的水平没有进步,做茶的水平有进步。” 这是一句有背景的调侃,原委是这样的,点击标题查看内幕☞他用一个世界上最丑的PPT, 把茶叶众筹讲清楚了
 
当我们都在期待他丑出新高度的时候,他却得意地说了一句,我这次没有做PPT,你看到的只是照片而已。我们喝着晒红,吕总翻开相册,为我们讲解晒红背后的故事。
吕建锋:我们这次做晒红,只是恢复传统工艺,并没有创新。我们所采用的传统工艺,和市面上的晒红不太一样,下面给大家看一组图,是我们晒红加工的一个大致过程。
第一,运输鲜叶,一筐3-4公斤。鲜叶是直接从勐宋、布朗山、南糯山等地运下来,我们试验过了,从茶山到勐海,这样运输对鲜叶没有损伤。
第二,进行萎调。我们每天的鲜叶处理工作量很大,我们采取的是边翻边抖,让茶叶梗和鲜叶同步萎调,这样加工很费力,工钱也是正常的3-4倍。
第三,揉捻。我们的晒红是两次揉捻,第一次大约40分钟,揉捻、抖散开,静置十分钟再第二次揉捻十来分钟。
第四,发酵。我们有控温、控湿的发酵房。发酵架上面堆放的就是用布包起来揉捻好的茶,一包约十来公斤干茶,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也会把茶叶放到木箱、摆在太阳底下发酵。
 
第五,晒干。晒红是靠天吃饭,阳光充足才能做出上好的晒红。万幸今年的春茶期间天气还算给力,大部分是大晴天。烘干的红茶,温度会提到120、130摄氏度,我们是自然晒干。
大概的程序就是这样,我们这样做,每个环节做的稍微多一点,细一点。这次春茶季,我在山上待4个月,就在做这些细节。一吨鲜叶,可以做出200多公斤干茶,压饼的损耗大,运输成本也很高。
 
除了上面的一些程序,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拼配,在定方案之前,我们有十多种拼配方案,不断地试,最后才确定以勐宋、布朗为主,南糯为辅。现在我把这个茶拿出来给大家喝,我们喝就简单的说好与不好,只有自己去做之后,才会明白这好与不好背后还有很多辛苦。我现在能够理解,为什么有的人收的鲜叶不贵,但卖茶卖得那么贵,中间隐性成本很高。
你仔细看勐海的茶叶发展史,勐海是有做红茶的传统的,1930年代白孟愚在南糯山的初制所,就是做红茶的,我认识很多民间的人都说以前都是这样做的,所以我们不是在创新,是在恢复传统。
 
李扬:刚刚吕总讲恢复传统,凤庆当地也会说确实有这种传统,以前为了节省能源,天气好的时候就晒,现在也会有人是直接晒的,所以晒红不是新东西。临沧双江茶厂从50年代到现在,一直都在做晒红。刚刚吕总说的梁老师萎调时候的工艺,长梗茶也可以做红茶,这在方法上是行得通的,这是借鉴了其他茶叶的工艺,吕总找到工艺上的方法,这个方向是对的。
 
吕建锋:我不亲力亲为,我只说。我说一次,你做到我继续让你做,你做不到,我换一家。梁老师长年在茶山走,他的经验很丰富,我们团队现在也是在积累经验。我在茶山上遇到过真正的大师,上茶山之前,我要打电话向村民咨询茶叶哪天能采,每次我赶到那些地方,那些大师都会出现,他们似乎是观天象就可以判断茶叶是不是可以采了。举个例子,有几棵古树在深山里边,距离很远,有一公斤干茶,不通车,往返要4-5个小时,当地人都不知道哪天可以采,但大师可以判断,这就很厉害。
 
周重林:我知道国内做红茶有很多道道,以前国内做红茶很多时候都是用脚揉的。近代对红茶技术带来影响最大的是英国的机制,1939年,冯绍裘时代做红茶一做出来都要寄到汉口,要从这里出港,把茶叶寄到海外去让外国人评,近代审评茶叶,话语权在英国人手上。英国人在印度做红茶,都是带着仪器的,我们传统意义上是凭经验和感官,英国人强调显微镜下的东西,是看不到的。英国为了机械化方便管理,启动间种法,晒红这个传统是恢复我们固有的传统。
 
以前永昌祥进口过制茶机器,但放了十多年都没用,因为人力过剩,机器一使用,很多人就会失去工作。立顿、川宁为主的掌握了话语之后,我们也跟着别人在走。我很想喝用脚揉捻的茶,我觉得看得到的污染不是污染,脚劲更大,我觉得揉捻出来会更不一样。我们为了追求所谓的标准、卫生,是不是放弃了很多东西呢?我很喜欢以前的熟茶,有泥土味,现在的一些新工艺,离开了地板,隔空了以没法走火啊,我们人也是被隔离的,脚不落地、茶也不落地。葡萄酒也要用脚踩,日本的乌冬面也是用脚踩的,我觉得未来或许会流行手脚相连的、与泥土相连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显微镜下的才是好的。
吕建锋:现在很多人喜欢说创始人,截取一段就说是自己干的有人说是匠人,我觉得是小偷,好多东西在书本上都提过了。
 
周重林:这个总结好。
吕建锋:我们的晒红不局限于口感,最基本是解渴,先不提养生,至少不伤害身体。我们做了一个内部的销售手册,上面对这款茶的口感进行了详细的分解说明。我们团队里的梁老师七十多岁了,他在大陆走了很多年,总结了很多传统工艺,因为他,才有了这款茶所坚持的传统。你只要对比,就很容易喝出来。
 
周重林:以前大家都送样品,你这次是卖,50元一份,还卖了3000多份。为什么你可以把众筹玩那么好?
吕建锋:这次参与众筹的人,都需要先付1000元,在茶山的4个多月,我还坚持写了十几篇纸上谈茶,要保持朋友圈的活跃度,我每天朋友圈都可以收到参加众筹的咨询,我不需要影响很多人,我要让被我影响的几个、十个人去影响他周边的人。我们第一款众筹茶LOGO都没有,贴了一个二维码进群,一下人就满,第一次收到76.5万的众筹款,第二款筹了200多万,但朋友圈晒的不够,这次是不停的晒、不停的直播。这次我们承诺两个月发茶,但一个半月就发了,价格是固定的,好多人没收到茶就已经卖了。
 
吕建锋朋友圈截图
我们棉纸上都有印参加众筹企业的Logo,让大家都觉得这个茶与我有关,宣传的节奏要把控,这次所有的素材海报都是iphone的尺寸,也是为了方便朋友圈传播。
 
这次晒红的茶样发出去,看地址和收件人,三分之一是茶界同行买的,很多口感描述都是同行提供的。我们今天开这个会,云南可能有很多人在喝晒红,在讨论要不要做,这也是为云南红茶撕开了一个缺口。
周重林:标准的品牌管理,保证前后一致。以前都是选好再卖,这个境界蛮高,可以一直往前推,让每个人有参与感。发起人是个大管家,把资源调动、分配。我们的微店,小饼卖了700多片,没有任何预热,没有营销文案,这种参与度我们也很好奇。
猫猫:最开始是看到吕总在发朋友圈,我们也没重点推,上架之后看到朋友圈各个都在刷,忽然之间就各种大咖、跨界的都在买。上架的第一个晚上,我到家觉都睡不成,微店提醒一直在响,一晚上就发了300多饼,后月把晒红引爆,这款人给很多人带来惊喜。
周重林:我们从这款茶开始得到了信心,在微店卖茶的信心。后来的津乔、宋聘的茶效果都很好,这些茶从50-800元不等,我们都卖得动,静茜说的,最好的产品就是文案,这点我很认同。我一直告诉建锋要把众筹茶做到底,做一款真正的互联网的茶,互联网的茶就是公开、共享。我做一些项目也不会一开始就想好,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信心很重要,对做产品的人而言,卖得动就是最好的信心。
 
茶友:我想知道,参与众筹的是不是熟人比较多?
吕建锋:我们目前发起了三次众筹,参与的有200来人,第一批大多数是我的朋友,他们也带来了一些认同我们观念的新朋友。我们众筹公众号800来个人,到第三次众筹的时候已经有十多个新朋友是通过公众号加我参与众筹的。参加第二款众筹的有100多人,只有一半人参加第三款,每一款茶只满足一部分人。
 
我们接下来想要做一个众筹的平台,我们的流程是做方案、做样品、招募众筹者,进我们的众筹群是要先付费的,不然你就不知道我们的项目节奏,如果你最后不参与众筹,会有同等价值的茶给你。我们目前只有三款茶,众筹完全是以信誉为基础的,我们做的过程中,都不能急。
 
李扬:吕总可以透露一下,下一款众筹要交多少钱?
吕建锋:这我还真说不出来。我在做下一款茶之前会找两三个合伙人,我们今年要做四款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很多人,随时起团队,项目完成就解散。我们现在六、七个人合作很愉快,我们接下来要众筹公司、众筹初制所。我写过一篇文章☞ 最漫长的茶路,就是套路 ,小初制所小坑,大初制所大坑。
 
刘洋:我觉得茶能作为这个模式,很好,以后我会持续关注。
周重林:众筹是筹思想。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会遇到坑,但是也会有很多收获。基于信誉,打造共同体,我们茶业复兴也是众筹起来的,我们办公的家具、房子都是众筹起来的。上个周末我们去见褚时健,有做烟的、做酒的、做茶的,我们坐下来就说,我们是做品质生活的人,商业是存活下来的理由,但要解决的也是品质生活。我们的粉丝群体在茶界的不是很多,我的5000个好友,三分之二都是在茶界之外。
 
我让建锋做众筹小王子,把众筹做到底。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的茶是没有的,包容、不可预测都是互联网的精神,茶叶也如此啊。偏见是我们形成知识体系的基础,你觉得的宽容,其实只是傲慢的另一面。建锋一开始做众筹,反响很大,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不是来革我们的命,现在茶叶行情不好,大家纷纷都在找出口,就会有更多人认同众筹这种方式。众筹,不会有人说这是建锋的茶,而是我们的茶,因为每个人都有参与啊,我们要总结的东西很多,产品是核心,最迷人的就是不知道。我前两天看《记忆裂痕》,想到了如果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未来就会消失,共同创造未来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晒红接下来会很好。
 
吕建锋:是的,做众筹是很有意思的,我们的第一款茶,参与的大多数都是做茶的;第二款有警察进来、还有卖红酒的、4S店的人,做茶的人只有百分之三十,这些人日常都有买茶的需求。 我们的内飞是镂空的,也是参与众筹的人提出来的,SGS检测也是我们参加众筹的人提出来做的,很多事情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但并不是我主导的。
 
很多人在这个平台上还做成了很多事,我们的茶会开到寺庙、博物馆,去年走出去开了十三场 ,今年还在策划之中,我要把后月形成小范围的圈子。我们办过的茶会,人多的有30多人,人少的只有10多个,我认为众筹能做下去,就是因为这个行业还没有强势的品牌和强势的团队。好多人都有选择焦虑,有很多概念都经不起推敲,你给他一个选择他就进来了。
我们接下来会往标准化努力。目前为止,参加过我们众筹的有200多人,凡是参加过的人都会收到我们众筹的茶样,我们需要这些来自不同行业的人的意见,我们都是通过试错,去试茶, 众筹要形成品牌,下一步还需要更多的专业和标准。我还想到勐海组建一个团队,但目前还没找到人。要做好众筹,环节很多,我还是希望更多的人进来。我们遇到很多问题都是群里的人解决的,任何人都有他的能量,你要做的是把他引进来,发挥它的能量,茶业复兴也是这样,从开始到现在不知道遇到了多少坎坷。
 
李扬:吕总就是很有互联网精神,当一个问题你控制不了,他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是很有意思的,吕总有没有想过众筹一座茶山?
吕建锋:没有,茶山太重了,初制所是最轻的资产。现在鲜叶的运输,没问题,用筐3个多小时,茶山到勐海,鲜叶不受伤。这就保证你的鲜叶是有标准的,未来一定会让茶更轻。我们还打算做一个鲜叶处理中心,时间越少、环节越少,越能保证品质,以后,我原料也要众筹,众筹的方式,在每个环节都可以参与、都可以挣钱。
周重林:对,众筹的、是要轻的。以前没有众筹,我们谈众包、分包。我们谈的最多的是联合,每个环节都在联、都在合。这种联合在茶界不太流行,在酒业已经很流行,目前的商业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需要广泛的联合。
茶友:我觉得现在是个粉丝经济时代,你们前期做了很多文化的铺垫,一发起就有很多人来回应。
吕建锋:其实我考虑得更多的是商品模式和产品本身。
 
 
作者: 编辑部
日期:2023-07-13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