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产区上千个寨子,细分品种过千个,你懂多少?普洱茶的水很浑很深。你道途旁听的一些信息所形成的观念左右了你多少认知与说法?
逛了一些寨子,喝了一些茶,去了几个山头,你就懂茶了?你不知道不同茶区这些年的口感喜好与工艺变迁,不知真正的传统是什么,你拿有限的品鉴经验和狭隘的视角去框别的茶区和品种,然后做出所谓的“权威”理论着实可笑。你把自己当大师,陶醉了自己也糊弄了轻信你的人。
你去景东老仓,认为茶农杀青不对,绿茶化了。丢脸了,那不是工艺问题,也不是品种问题,而是山场特征,独特的香醇,真正的景东味。民国时龙云给老仓颁最高奖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你去小景谷,认为茶不够霸气不够柔。拜托,苦后幽香,甜凉的山韵你懂个鬼。纪大人衣食万姓的时候,怎么就能让当时的市场重新洗牌,甚至影响了茶马古道的格局?民国年间景谷茶风靡的时候是昆明市场上的翘楚,比易武最贵的茶还贵。
别认为贡茶只有古六大茶山,那是贡茶中的大众茶。贡茶中的特种茶,一个是苍山的黑龙茶在洱海;一个是点仓贡茶,在澜沧;这两个是有确切史籍记载的;传说的就更多了,也都在你压根没想到的地方。从整个普洱茶产区和大历史的角度来看,普洱茶应该是版纳、普洱,再加一个临沧。这就是普洱茶的格局。
什么茶最好?不能科学定义,而是个人的体验与感受,“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泡茶”,才是喝茶的最高境界。明代云南最好的茶,一个在大理,明代官修地理总志《大明一统志》记载:“感通茶,味胜他处产者”。一个在保山。过去普洱茶是绿茶,建国后割裂传统导致的结果,让很多人错误认为存茶的传统来自香港与台湾。其实明代就有确切的晒青工艺和茶越陈越好的记载,民国茶商很多会有意识的存茶。至于熟茶在此无须多说。
即使你认为熟悉的茶区,也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如果你不了解品种,你根本不可能了解一个茶区。以苦著名的老曼娥,真正老的古树并不苦涩,这是过去的价值标准,否则也不会把“霸气”的茶留给老班章了,但后来这个标准反过来了,用来充老曼娥的缅甸苦茶已经暴涨,可那才是布朗山“霸气”品种的历史来源啊,如同爷爷冒充孙子。
冰岛真正的古树比你想象的少得多,每年干茶10吨左右,可市面上流通的“冰岛”古树几百吨,冰糖香等特征也有交集,另外茶气的体感强于滋味所形成的口感,不了解品种,就根本不知道冰岛古树是有差别的,就算花很多钱买到了冰岛纯料,也买不到这个真实体验。所以,每到一处,要了解传统,研究品种,因地制宜的探讨工艺。别守着教条,信息得来终是浅,欲知真相须躬行。
云县北部的一座茶山有37种茶树,如果只看茶底永远不能分出什么。在这大师满天飞的时代,能坚持学习对品种的理解很宝贵,重新认定与规范对普洱茶的认知、重新格式化观念很重要。
我们在此探讨普洱茶市场的商业逻辑与商业模式,不涉及商家和个人,主要利于消费者看清混乱的市场,捎带可能撕去一些伪大师的面具。
大厂做茶收台地。如果你想拥有大量,而又想拥有工业化的成本优势,只能选择台地,多年前古树和台地的价格差别不大的时候,大厂的拼配会兼顾二者,而现在基本上是纯台地茶之间的拼配。过去的配方或许有独到与成功之处,如八八青饼。但现在很多过去的配方已不可操作,成本的变化导致只能看米做饭。这种现象生产出来的茶好喝与否,消费者自己评估。
品牌加盟大杂烩。品牌加盟能否做古树呢?毕竟有专做古树的品牌,不是不可以,研究古树的成本和产量,不难发现,品牌加盟这种模式很快就会遇到瓶颈,这不是诚意与否的问题,而是商业模式和产品特点的矛盾冲突问题。一个山头的古树如果只收到了几吨,你能拿到其中多少?拿到了之后,那么多加盟商怎么分?当然,更为重要的考虑还是成本。这种状况直接影响消费者无法对山头古树准确评估,真正做古树纯料的人反而可能会被认为贵与暴利。
普洱茶的苦、涩味绝不是‘霸气’很多人容易被普洱茶的‘苦、涩’引入‘歧途’。云南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成就了普洱茶“一山一味”,“十山十味”。不同产区,形、色、香、质,无雷同的特点。不同的茶喝起来有不同的感受,并不是所有好茶都用“苦”、“涩”、“浓”来描述。现在一些大师引导人们把普洱茶的苦、涩、当成霸气的普洱茶,普洱茶中的苦、涩,几乎都想向老班章靠去或者联系上,实际中各个地方的茶有各自的味道和特点。
普洱茶的“苦”:一是季节性的苦,春茶为上,最为香,甜或回甘。夏茶最次,入口便苦,有甚者接近于中药的苦,因为夏季雨水足,虽助长了茶条索的肥大,亦造成苦底,相反,接受阳光日晒充足且湿度适当的植物,味偏甜。二是地域种植的苦,茶叶的味道很大部分取决于土壤和天气,在众多普洱茶的产地来说,临沧、思茅(今普洱市)、版纳为普洱茶主产区。有些地方的气候和土壤不大适宜普洱茶的生长。种植出来的茶叶便是苦的难以入口。这种苦也被某些人说成浓,属误导。
普洱茶的“涩”:任何普洱生茶都有涩味,这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无法抹去的味道。每个地区山头的浓淡不一样,这不能成为茶叶好坏评定的依据。不过,树龄不长的台地茶涩味易久留口腔难散,大树茶虽有涩味但易散开,瞬间转化为回甘。
普洱茶的“浓”:浓是指茶一入口,便飞快占领口腔各个部位,使之充满此茶的味道,再马上去喝其他较淡的茶便索然无味了,如近些年被很多茶友所追捧的“老班章”。普洱茶的苦、涩、浓不是一回事,普洱茶中最苦的是老曼峨。不能以普洱茶的苦和霸气来评定茶的好坏。真正的霸气,是体感间的感受与升华,是持续绵长延绵不绝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