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会对习以为常的东西感到好奇。比如吃饭、走路。没人会对怎么咀嚼食物感到好奇,也没有人会刻意地模仿别人走路的姿势。同样的,喝惯了用大壶泡的茶,再有人告诉你泡茶要在茶台上,要有茶艺六君子相伴,还要讲究水温,你就会觉得矫情。
小时候家里只要有客人来了,大人们就会从铁罐里取出一小袋的茶叶放进容器里,加开水一闷,几秒后倒掉第一泡,再加沸水冲泡。反复地冲水、倒茶,直到没有茶味才换茶叶。这种喝茶的习惯让我感受不到茶的文化内涵。当我从纯粹的喝茶到学会用茶具,到对茶有一种浓厚的情感。我才知道,茶是一种有灵性的存在。
灵性·存在
我的学茶之路,是从形式上的泡茶转化为味蕾上享受茶的欢愉,再到精神上升华对茶的感知。
与茶相遇,缘于一次偶然的茶艺表演机会
上大学的时候,我加入了学校的茶道社团-云汉茶道社,这个由热爱茶艺的老师、学生组织的社团,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大学校园里并没有吸引多少关注的目光。但是,我们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希望能将文化气息带给更多人,所以在学校举办了多场传统文化表演活动。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们参加了广东省的茶艺比赛。
我们这群对茶懵懵懂懂的茶艺爱好者,在老师的帮助下聘请了校外的茶艺老师。刚开始练习茶艺表演的时候,手碰到薄的盖碗壁,双手被烫的火辣辣地,拿起盖碗的手抖得厉害,到能在舞台上淡定自若地表演的时候,我们都感受到了茶艺改变着我们的气质和思考方式。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表演前的和表演结束后的行礼,以及泡好茶后奉茶的环节,这不经意的细节,让我们持有一颗对万物敬畏之心。
味蕾的挑剔——品鉴自己的茶是否泡好了
茶泡多了,舞台上多了,我们对自己也自然而然地有要求了。茶艺中的花式表演只是看起来好看,喝起来却未必如此。从形式到内涵,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己。
茶因发酵工艺程度的不同分为六大类——绿茶类、白茶类、黄茶类、青茶类、红茶类、黑茶类。它们的茶叶形态、茶汤色泽、滋味各有什么不同,需分别一一对照品饮、了解。总是能看见资深茶人们,看看干茶、闻闻香气、品滋味、观叶底便可判断眼前的茶是属于哪一类。
茶桌上经常能听见茶人们对茶的描述——
茶性:指口腔的刺激感。包括香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茶质:指口感上的丰富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苦、涩: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质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回甘、生津 :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唾液不断的涌出。
层次感:层次感指口感表现出的先后顺序。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喉韵: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锁喉。
烟熏味:人工烘焙时产生,并非指不好的气味,有火香味,随时间陈化,会挥发转化而产生其他香味。
青味: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
茶气:是由茶叶中有机物质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为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陈韵:经岁月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旧茶中易感到。
茶水:分离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
舌底鸣泉:指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茶对精神的陶怡
喝茶喝到一定程度,就不是喝茶了。而是在喝一种意境、喝一份淡然的心境。
爱茶之人都知道,茶除了能塑身健体以外,还能陶怡情操、修炼心性。这就是为什么,茶文化的圈子会越来越宽阔。但是,这并不代表一个会泡茶,会品鉴茶的人有多儒雅,多健康。
茶能陶怡情操,是因为喝茶的人所处的环境会让一个原本心浮气躁的人定心凝神,从原来的“外找”到“内寻”。加之茶道与花道、陶瓷、古筝等唯美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个常品茶之人,必定会对神秘内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从而陶怡在慢文化的治愈中。
您能为刚踏入学茶之路的爱茶人支几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