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科学技术,主要包括茶树栽培管理和茶叶制造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在清末民初我国茶业改革的许多奏折和条陈中,如张之洞提出的“购机制茶”和“购地试种”;之后刑部主事萧文昭提出的“设立茶务学堂,讲求种植,尽地力和使用机器”的补救四术,无不强调种茶和机器制茶在茶业的近代发展中,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实际进行中,一般又都忽略茶树栽培管理,而表现出专注机器制茶这点上。
在我国茶业向近代发展中,出现专重机器制茶和轻视茶树栽培科技的倾向原因主要有:一是认为我国茶叶不敌印锡,不是茶叶品质而是加工制作不用机器的关系。用张之洞的话说,“中国种茶之佳,地球无双” ② ,甚至一些外商,也认为我国所出茶叶“远过印度之茶” ③。二是英国、荷兰在南亚采用的茶树栽培技术,先进的学不起,常规的无学头。如其茶园耕作管理,有少数已使用机器和马达之类,这是我国园户购置不起的,加上我国劳力也较充裕,也无需购机耕种。另外,从陈世璜考察所写的印锡茶树栽培技术情况来说 ①,其播种、施肥和中国也相差不多,只有茶树修剪,比我国要先进;但其栽种的茶树系阿萨姆种和阿萨姆与华茶杂交的变种,树身较高,我国也不能照搬。陈世璜记称,当时锡兰茶树播种,就只有“如种稻谷”那样育苗移栽一法,而且其具体操作“西历十一月,先将田一方垦至一尺之深,铺以肥土六寸,上面再加极细之土四寸,然后播种茶子,入土约深二寸,及至次年二、三月为之分种”,也很落后,至于施肥方面,有些地方也认为肥料有害茶叶品性,不施肥;一般都只施些麻饼,专门提到“种茶专家”的施肥方法,也就是在“茶林内搀种豆荚”,将荚梗埋于土内肥田。印度的茶树栽培管理比锡兰还差,有的地方任杂草丛生,至冬天把杂草翻入土中算是中耕施肥。所有上说这些技术,包括在茶园内间种豆科作物,这对当时我国传统茶树栽培技术来说,都不是什么新鲜内容,也都是从我国传去的老方法;所以,当时从国外,我国也确实找不到所需的“讲求种茶”之法。
不过,这不是说清末民初我国在茶学和茶树栽培技术上就一点没有提高和发展。不是的,如当时有关茶树生物学特性和外部形态描述,在运用西方近代植物学成果后,就提高了科学性。这里不妨以我国这一时期茶树介绍的变化为例:前面说过,在清咸同之前出版的我国古籍中,凡介绍茶树,大都是引录陆羽《茶经》有关茶树形态的描述。但是,至光绪后期编纂的一些方志中,有的就开始出现用近代植物学的方法来描述茶树了。如光绪三十一年四川《定远县乡土志》载:“茶树,乃常绿之木本植物,枝干不长,谓之灌木。其叶互生,有短柄无托叶,叶边有锯齿,性喜暖,早春发芽由叶腋抽出。短小花梗,开白色之花。其花向下,花被由萼与冠而成。花冠六瓣,其状大小不均,居于花冠之内者,有多数花丝相合谓之雄蕊。 雌蕊仅一本。其果实为颇面干果。叶性甚涩,含有一种香气,摘而蒸之、焙之,使干即为常用茶叶。” ①这和陆羽《茶经》中的茶树介绍,就能明显区分出它们是古是近的时代差别来了。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可以看成是我国古代茶学向近代茶叶科学开始转化的一种标志。
另外,在茶树栽培管理的一些具体技术上,我们从印度、锡兰没学到什么,但当时在经营管理和一些技术的示范推广方面,如建立茶场和成立公司方面,我国各地还是有不少举措的。如上世纪90年代,侨寓福州的一些英国茶商,出于其经营华茶贸易的巨利受到英印和锡兰茶业的损伤,所以在开设“制茶公司”提倡机器制茶的同时,也注意在茶树栽培方面的改进。 据《农学报》报道,其“茶园自植之茶,色味较外洋远胜。
……刻拟在园内再种茶七万株,以冀推广。” ②民国云南《顺宁县志稿》也提到,顺宁在清末开始种茶时,由“太守宋琦璘督饬实业团团长甘自东等倡种”,“民元以还,年有推广” ③。所谓“实业团”,也即由各地乡绅和知识分子,以近代工业和科技等开发家乡的组织,这里所说民元以还“年有推广”,当也有一定的近代内容。不过,有关茶树栽培改良记述得比较清楚的,还是民国《新昌县志》,其载:“山背茶丛,每丛间断或七八尺、丈余不等,有如星罗棋布。倘或纵或横,分行不分丛,则培壅较易,采摘较便,种作较好,旷地较省,出货较多,换一法而数利随之。” ①这也是我们现在能见的以近代播种方法替代传统丛直播的最早记载。除上说几例外,1907年,在南京紫金山霹雷涧设立的江南植茶公司;1909年,湖北在羊楼洞还设立过模范茶场;翌年,四川雅州成立茶业公司;江西也在宁州建立茶业改良公司;1915年,农商部在祁门平里设立模范种茶场 ②等等。这是我国最初建立的茶叶改良机构,其中江南植茶公司,还被认为是我国茶叶科研的发端。这些公司和茶场后来情况不大清楚。但多数可能由于经费等原因,其结果和四川遂宁第一农场的命运一样,所植茶苗,“培壅数载,枝干拳曲,味亦苦涩,大有萎谢之态,兹已随场中桑株供灶下之用矣” ③。因此,总起来说,清末民初,我国茶树栽培技术,由于试验者不多,成功者更少,所以茶园面貌依旧,栽培技术实际提高和发展也无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