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业书刊 >
《中国茶道》——第一章
普洱茶
2016.9.24     多云       15℃~26℃        
好书分享——阅书茶人: 谈书畅
《中华茶道》这本书共分十章,系统地介绍了茶的起源、发展史;茶的酿造及传播;茶的分类及品饮;茶艺茶道;茶的冲泡技法及茶具品鉴;名茶传统以及名人与茶事等相关知识。今天先和大家分享第一章的内容《悠悠茶史》。
中华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贯彻在饮茶和茶艺中的一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其实,早在唐代,我国就出现了“茶道”一词,因为喝茶有益,喝茶有礼,喝茶有道。茶不但推进了我国文明的进程,而且极大的丰富了世界的物质文化生活。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在瞬息万变喧嚣的都市中,当你感觉疲惫之时,找一个安静幽雅的环境,伴着清幽的音乐,用心沏一壶茶,或小坐独啜,或约上三两个知己共饮,共同品位生活的真谛,何尝不是一件美好的事呢?这便是茶功能的所在。
 
1茶之起源
茶的发现和利用,以及在品饮过程中创造积淀的茶文化,是中国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贡献。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利用的是野生茶树,在经过了一段很长时期后,才出现了人工栽培的茶树。中国古代称茶树为“南方之嘉木”古代文献中茶的名称很多,“茶”字的形、音、义也是由中国确定的。中国是世界上茶叶生产、制作、品饮最早的国家,因而素有“茶的故乡”之称。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早在三国时期(220-280年)中国就有关于在西南地区发现野生大茶树的记载。近几十年来,中国的茶学工作者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出发,结合茶树的自然分布和演化,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为细致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中国西南地区就是茶树的原产地。并且他们认为茶的传播是以四川、云南为中心往南推移,由缅甸到阿萨姆,向乔木化、大叶形发展,往北推移则向灌木化、小叶形发展。不仅如此,学者又将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做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西南茶区是茶树的原产地。
最主要的论据有三:
1.茶树的分布:目前全世界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山茶属有100多种,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
2.地质变迁:西南地区群山起伏,地形变化多端,以致于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所以在低纬度和海拔高度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气候差异非常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逐渐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不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3.茶树的进化类型: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过程中,总是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这就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2茶的传播史
茶的传播史有国内及国外两条线路。
茶在国内的传播
1.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先秦两汉)
巴蜀产茶,据史料记载和考证,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此时的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之一。关于巴蜀茶业的突出地位,在西汉成帝时王褒的《僮约》中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荼”两句的记载。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的饮茶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至西汉,成都已是我国的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而且很可能也已成为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
 
2.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成为茶业中心(三国两晋)
秦汉统一中国后,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而显著增强。三国、两晋时期,随着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3.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茶业的发展(东晋南朝)
西晋南渡之后,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进一步促使了我国茶业向东南推进。并且在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4.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中心(唐代)
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生产和饮用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北方不多。唐朝中期后,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蓬勃地发展了起来。唐代中叶后,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贡茶,此标志着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正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
 
5.茶业重心由东向南移(宋代)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江南气温降低,茶树发芽迟,不能保证在清明前将茶送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由于茶叶的采制精制,名声也越来越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技术中心,进而推动了闽南和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
 
茶在国外的传播
宋、元期间,陶瓷和茶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明代,政府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到达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直达非洲东岸,使茶叶的输出量增加。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荷兰海船自爪哇来我国澳门内贩的茶转运欧洲,这是我国茶叶直接销往欧洲的最早纪录。后来,随着茶叶输入量的不断增加,价格降低,成为民间的日常饮料。此后,英国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到了19世纪,我国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全球。可以说,中国给世界带来了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直接或间接地与我国茶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华夏制茶史
1.魏晋采叶作饼
三国时期,人们饮用的茶已由生食生煮及晒干收藏后羹饮蔬食逐渐变为饼茶。人们将采来的茶叶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作料调和作羹饮。这是我们能见到的有关茶的最早的加工茶叶的记载。同时,这一时期也正是我国古代茶文化的萌芽阶段。
 
2.唐代蒸青饼茶
唐代,人们饮用的饼茶已是用蒸青制茶法加工而成。早期的茶饼制作由于采制的茶叶基本上没有经过处理,制成的茶饼有着很浓的青草味。为了去掉青草味,人们创造了蒸青制茶法,去掉了生腥的草味,使口感变得更加的鲜美甘醇。
 
3.宋代龙凤团茶
宋代是团饼茶的精细制作及大发展的时期,也是茶叶生产与消费最兴盛的时期。当时的茶品为四个等级,并逐渐演变成为各式的龙团、凤饼。龙凤团茶由于制法精细,选用的茶品优良,因此,味、香、色均为上乘。宋徽宗赵吉在《大观茶论》中曾称之“名冠天下”。
 
4.元代蒸青散叶茶
元代基本沿袭宋代后期生产格局,以制造散茶和末茶为主。并且,在元代出现了类似近代蒸青的生产工艺。散茶,弥补了团饼茶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省略了压榨水分的环节,更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原有的香味。从改蒸青团茶为蒸青散茶,再改蒸青散茶为炒青散茶,利用锅炒的干热,发挥茶叶的馥郁美味,到今天我们所见的绿茶,这样一个中国古代制茶工艺的重大改进和生产趋势的转变整整经历了宋、元、明三代,约达三四百年的漫长历程。
 
5.明代炒青散叶茶
明代制茶技术有较大发展,以散茶、末茶为主,只有贡茶因沿袭宋制,饮茶保持烹煮习惯,团饼茶仍占相当比例。作为唐宋时期占主导性的“蒸青”制茶法至明代已为“炒青”制茶法取代,并逐渐成为主导性的制茶技术。当然,这种变革与明朝统治正式宣布废团茶兴叶茶有着直接的关系。
6.清代制茶新发展
到了清代,由于制茶工艺迅猛发展,已经从单一的茶叶品类炒青绿散茶发展到品质特征各异的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花茶等多种品类,制茶工艺有了空前的发展和创新,清朝,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具有精湛制茶工艺和丰富茶类的国家。
 
4华夏饮茶史
1.原始的鲜叶咀嚼
古时中国人从发现野生茶树到开始利用茶,最早是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的。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2.春秋时代的生煮羹饮
到了周朝和春秋时代,古人为了长时间保存茶叶以用作祭品,慢慢学会把茶叶晒干,随时取用。这种将茶叶晒干,用水煮羹的饮茶法,持续了很长时间。
3.唐代的煎茶
唐代流行饼茶,饼茶不宜直接煎饮,必须经过加工。加工的过程分为炙、碾、罗三道。由于唐人的煎茶法程序较多,讲究的是细煎品饮,因此在唐朝人们将饮茶由解渴升华为艺术享受。
4.宋代的点茶
宋代是以工艺精致的贡茶--龙凤团茶和追求技艺了的点茶-斗茶、分茶为其主要特征的。所谓点茶,即将碾细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碗(盏)之中,然后冲入沸水,再用茶筅在碗中加以调和,茶中已不在投入葱、姜、盐一类的调味品。
“斗茶”乃宋代茶之特色。斗茶又称茗战,就是比赛茶叶质量的好坏。衡量斗茶的效果,有两个标准:一是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二是看盏内的内沿与茶汤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汤花保持的时间较长,能紧贴盏沿而不散退的,叫做“咬盏”。散退较快的,或随点随散的,叫做“水脚涣乱”。汤花散退后,盏的内沿就会出现水的痕迹,宋人称为“水脚”。汤花散退后,而且先出现水痕的斗茶者,便是输家。
“分茶”则是宋茶又一大特色。所谓分茶,即是宋人的一种烹茶游艺。北宋人陶谷把“分茶”叫做“茶百戏”,这种独特的烹茶游艺大约始于北宋初年,是在当时文人士子中颇为流行的一种时尚文化娱乐活动。
 
5.明代的泡茶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散茶)两宋时的斗茶之风消失了,饼茶被散形叶茶所代替。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叶茶的饮法,品饮艺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尤其到是明代后期“文士茶”也颇具特色,其中以“吴中四杰”最为典型。到了晚明,文士们对品饮之境的追求又有了新的突破,开始讲究“至精至美”之境。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化境,达到一种天、地、人心融通一体的境界。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贡献。
6.清代的品茶
到了清代,文士茶由于受到明代,特别是晚明时期出世、避世倾向的影响,影响逐渐缩小,使得千百年来由文士领导茶文化发展潮流的局面终告结束。虽然这样,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势头并未受到影响。它的主流——传统的文化精神开始转向民间,遍及市井,走向世俗,深入到千家万户,并逐渐形成一种普遍的民间习俗。由于清朝康熙、乾隆皇帝酷好饮茶,因此整个上层社会饮茶风习极盛,到了清代后期,茶叶生产有惊人的发展,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这种风习很快影响民间。当时的茶馆遍及各地。茶礼、茶俗发育得更为成熟,礼神祭祖,居家待客,茶成为必行的礼仪。
 
5华夏茶文化史
一、历代茶文化概况
1.茶文化的萌芽期(魏晋南北朝)
茶有文化,是人类参与物质、精神创造活动的结果。据说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饮茶。至魏晋南北朝时,饮茶的人渐渐多起来。茶作为自然物质进入文化领域,是从它被当作饮料,并发现期对精神有积极作用开始的。这一过程起始于两晋时代,茶文化一出现,就是作为一种健康、高雅的精神力量与两晋的奢侈之风相对抗的。
2.茶文化的形成期(唐代)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同时,也是封建文化的顶峰。随着饮茶风尚的扩展,以及儒、道、佛三教思想的渗入,茶文化逐渐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其中包括唐朝以前1000多年的饮茶历史,唐朝中期的社会状况,都为当时的饮茶风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茶已不再是少数人所享用的珍品,而是已经成了同于米盐的、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物品。唐代是中国饮茶史和茶文化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时期,是茶文化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3.茶文化的兴盛期(宋代)
宋代的茶叶生产空前发展,饮茶之风非常盛行,即形成了豪华极致的宫廷文化,又兴起趣味盎然的市民茶文化。与唐代相比,宋代茶文化在以下三方面呈现出了显著的特点。一是形成以“龙凤茶”为代表的精细制茶工艺。二是“斗茶”习俗的形成和“分茶”技艺的出现。三是茶馆的兴盛。唐代是茶馆的形成期,宋代则是茶馆的兴盛期。
 
4.茶文化的延续发展期(元明清)
在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发展史上,元明清是一个重要阶段,无论是在茶叶的消费和生产,还是在饮茶技艺的水平、特色等各个方面,都散发着令人陶醉的文化魅力。元代由于历史的短暂和局限,虽然没能呈现茶文化的辉煌,但在茶学和茶文化方面延续了唐宋以来的优秀传统,并有所发展创新。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散茶。
明代饮茶风气鼎盛,是中国古代茶文化又一个兴盛期的开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成饮茶方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二是形成紫砂茶具的发展高峰;三是为茶著书立说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
到了清代,茶文化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形成了更为讲究的饮茶风尚。二是茶叶外销的历史高峰形成。三是茶文化开始成为小说描写对象。
清末至新中国建立前的100多年,资本主义入侵,战争频繁,社会动乱,传统的中国茶文化日渐衰落,饮茶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逐渐趋于简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茶文化的完结。从总趋势上看,中国的茶文化是在向下层延伸,这更丰富了它的内容,也更增强了它的生命力。
5.茶文化的再现辉煌期(当代)
改革工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改善,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茶文化出现蓬勃发展的态势。这一特点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茶艺交流蓬勃发展; 二是茶文化社团应运而生; 三是茶文化节和国际茶会不断的举办; 四是茶文化书刊推陈出新; 五是茶文化教学研究机构相继建立。都使得中国的茶文化有了更深远的发展。
二、“茶”字的由来
我国对茶的野生利用,有5000年之久。西周时移为家种,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然而这个“茶”字的出现却要晚得多。
“茶”字的出现,大都认为在中唐,约公元8世纪,以前称茶为“荼”。《辞海》对“荼”字解释有三:“荼”,一字多义,又一字多音。一与“途”字同音; 二与“茶”字同音; 三与“书”字同音。“荼”在指称茶时,读音也是“茶”,因为“荼”是茶的古体字。苦荼的“荼”读“茶”字,苦荼就是茶。到了中唐以后,“茶”字的形、音、义才固定下来。
三、茶的各种称呼、字形及传播
茶在古代是一物多名,特别在陆羽《茶经》问世以前,除了“荼”以外,还有许多雅号别称如槚、蔎、茗、等。“茶”字的音、形、义是中国最早确立的,并由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由此可以说明,茶的称谓发源于中国。
四、茶文化的结晶——《茶经》
公元758年左右,唐代陆羽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卷茶叶专著《茶经》。《茶经》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著作,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茶书。作者收集了历代茶叶史料、记述了亲身调查和实践的经验,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茶书,它使茶叶生产从此有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对茶叶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茶经》的诞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需要和产物,是对唐代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归纳,同时又对之后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中国的贡茶
贡茶的起源:
贡茶的产生,据史料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的周武王时期。武王伐纣时,巴蜀就以茶等物品纳贡。这种现象有着极为明显的政治色彩,纳贡,即意味着君臣关系的确立。到了西汉时期,贡茶逐步明确化。如王褒《僮约》有“武阳买茶”、“烹荼尽具”之名,间接地反映了上层阶级的饮茶情况。贡茶除了贡物制度的强制性征取之外,还有一种地方上的主动推荐贡献现象,这种现象也是使贡茶进一步扩大的的重要原从。从这两段资料可以看出,唐宋时期的贡焙制度的确立与这种由下荐上的进贡形式直接相关,也表明了一时一地的物产,可以通过上贡的形式,达到名扬四海的目的。
 
唐代贡茶:
贡茶制形成于唐代。较为直接的缘由主要是佛教与茶事的活动。贡茶分为民贡和官焙。民贡即由地方主动贡献;官焙是随着饮茶需求的不断扩大,朝廷又直接设立贡茶院,官营督造,专业制作贡茶,开辟了贡焙制,这是贡茶的另一个重要的来源和主要组成方式。
 
宋代贡茶:
宋初,贡茶规模很大,宋代焙局除保留顾渚贡茶院之外,在建州北苑又设专门采进贡茶的官焙,规模之大,役工之多,采造之繁,远远超过前代。在客观上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闽南以至我国整个南部茶叶生产的发展。
 
元代贡茶:
元代,是中国贡茶经过唐、宋的发展高峰至明清的继续发展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朝廷用茶虽然仍继续保留宋代留下的一些御用茶园和官焙,但是贡茶制有所削弱。
 
明代贡茶:
明代贡茶经历了一个变革时期。首先是明代贡焙制度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削弱。茶叶到了明代,产制方法又有一个重大的变革,不但将饼茶改成了散形茶,而且将蒸青改为炒青,为今日绿茶生产奠定了基础。由于明代贡茶采用散茶,宋代建立的北苑龙团贡茶制度,在历时260多年后,于明三十六年(1557年)被终止。
清代贡茶:
清代茶业进入了茶文化历史中的鼎盛时期,全国形成了以产茶著称的区域和区域化市场。贡茶产地进一步扩大,大量的历史名茶逐渐出现。
 
7茶亦有道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对于茶道的最早记载是在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出现的,“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 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不仅如此,茶道之美贵乎简约。简者,简易也; 约者,俭约也。茶道的俭约化与简易化,两者密切相关连着;:俭约必简易; 简易必俭约。这种简约之美的形成,是和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不施铺张、不设盛宴,佐以瓜果、伴以清谈的小型茶果宴,蕴含有中国茶道的简约以及中国城乡遍布的那种饮之随意、行之简易且俭约的庶民茶道,尤其是明代以来普遍推行的撮泡茶这种即冲即饮的茶道俗风是分不开的。
茶道之礼
中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茶使人清醒,所以在中国茶道中也吸收了“礼”的精神。南北朝时,茶已用于祭礼,宋代宫廷茶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便是朝廷茶仪,朝廷春秋大宴皆有茶仪。茶礼过于繁琐,当然使人感到不胜其烦,其中也有陈规陋俗,但总而言之,茶礼所表达的精神,主要是秩序、仁爱、敬意与友谊。无论大型茶会,或客来敬茶的“小礼”都表现了中华民族好礼的精神。
茶道不同于茶艺,它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又是什么 呢?大陆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茶业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不仅如此,茶道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发展出了贵族茶道、雅士茶道、禅宗茶道、和世俗茶道。其中,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还是世俗茶道。
茶道的类型也多种多样,有修行类茶道、修身类茶道、礼仪类茶道和表演类茶道。每种不同的茶道类型各自有它们不同的作用。
 
8茶与儒、佛、道
在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基本上是由儒、释、道三教精神及其影响组成的。
一、茶与儒:崇礼乐生“性”与“品”
儒家思想的主张是崇尚礼乐。于是,儒家便有了“茶礼”之举,并把它作为正序伦、明典章的手段。宋明之际,儒家更把茶礼引入“家礼”之中,行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凡大事无不举行茶礼。儒家认为中国人的性格就像茶,应该清醒、理智、平和。饮茶可以使人清醒,可以更多的自省,可以养廉,可以修德。茶品一旦上升到与人品节操相对应的高度,也就与对茶之清淡宁静品格的欣赏十分和谐的统一起来了。这种自然与人文的高度契合,显示了儒家对真善美境界的执著追求。
 
二、茶与佛:茶意禅味韵味同
禅宗修行,讲究的是参禅悟道,强调的是即身的体验和自身的顿悟,这使得它与品茶之道暗合。茶与禅形成一体,饮茶成为平静、和谐、专心、敬意、清明、整洁、至高宁静的心灵境界。如果要真正理解茶禅一味,全要自己去体会。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悟,也可以通过对茶诗、茶联的品味去参悟。在通过长期的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相同的茶通之处,最终归于大家所说的“茶禅一味”。
 
三、茶与道:道法自然羽化功
在儒、释、道三家中,道家与茶文化的关系 ,是人们谈论得最少的,然而它们的关系又是最紧密的。道家与茶的关系,比佛、儒更为久远。中国的茶文化萌芽确为两汉至两晋南北朝时期,而此时期正是中国文人们为老庄思想陶醉得如痴如狂的时代,同时饮茶也成为一种文人的生活习惯。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总而言之,儒、释、道三教对于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各自起到过不同的作用,留下了各自不同的影响。对三教精神的吸取,极大的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与意蕴,使中华茶文化显得多姿多彩,韵味无穷。正是茶的品格,使得三教得以在茶文化的范畴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调和与平衡。
 
作者:莫莫
日期:2016-09-26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