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栽培 > 种植知识 >
茶园规划
  普洱茶
 
    茶园规划工作既要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又要服从农业生产的整体布局,以适应农业生产现代化的要求。
    1、识别地形,全面规划
    茶叶生产基地,多建在山区或丘陵区,地形比较复杂,为做好园地的规划工作,首先要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下列有关资料。
    ①当地社会经济情况 土地面积(耕地、荒地、要地及可耕地等),生产情况(作物种类及产量),以及居民、交通、电源、肥源等等。
    ②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应着重了解当地的雨量(包括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绝对低温和高温出现的时间绝对值,年雨量及其分布,以及风向、风速等)。土壤方面包括母质、土类、pH值、土层厚度、质地、地下水位。原始植被情况亦应记载。此外还要了解当地水利资源及其分布状况。
    ③地形地势 包括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平地、丘陵和山地的分布情况,坡向和坡度的大小。
    ④图面资料 茶园规划用图以比例尽千分之一至二千分之一为宜。凡园地规划面积在1000亩以下的用千分之一地形图,1000-5000亩的用二千分之一地形图,5000亩以上的用五千分之一地形图。如规划面积较小,又无测量仪器时,也可用皮尺、步弓和简易测坡器进行逐块测量,绘制地形示意图,供规划时参考。
    在此基础上,再行实行勘察,访问当地有经验的农民,与他们一起到现场研讨、识别、熟悉地形,掌握有关情况。再将现场调查勘察的资料,例如各地段的坡度、地块形状(包括山头、梁、弯、坞等等)、面积大小、沟塘位置、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及原始植被等情况,详细标明在地形图上,以便规划时应用。
    根据土地规划的原则,结合茶场规模的大小,当地的有关资料和现场勘察情况,在地形图上作出全面规划。选择地点适中,交通方便,靠近水源,有发展余地的地段,作为场部、队部、茶厂或畜牧场的地址,为了便于经营管理,要根据地形的分布情况,将全场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区(或操作组),并从当地自然地形、水利、土壤等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根据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原则,合理安排茶、粮、林、牧等各业用地比例。凡集中成片适宜种茶的土地,原则上都应划为种茶区,并选拔有代表性的地段作试验用地。坡度超过30度的陡坡,应划为经济林或用材林基地,这不仅可为茶叶生产提供燃料和用材,增加收益,还可改善小气候,以利茶树生长。土层浅薄和不适宜机耕的零星地块,可作为饲料基地,或种植多年生绿肥,发展畜牧业,为茶园提供有机质肥料,部分平地或洼地,可作为粮食、油料或蔬菜生产用地。同时还要规划出茶树、果树苗圃用地。总之,在规划茶场时,要体现以茶为主,多种经营,因地制宜,科学用地,既有利于茶叶生产,又方便职工生活的原则。
    规划工作要做野外工作和室内工作相结合,以室外现场规划为主。从现场实现情况出发,在绘制出规划草图后,再到实地进行校正,如此反复比较,力求规划设计精确合理。
    在土地进行全面规划时,必须进行道路网、水利系统、防护林带的规划设计工作。
    2、茶园地块划分
    茶园分区划块,目的是便于管理。区划时可根据面积大小和自然地形条件进行划分。一般中型茶场要划分为区、片、块三种形式。万亩以上的茶场,需设立分场、小型茶场只划片、块就可以了。
    一个区即为一个综合经营单位,可依自然地形,如防护林、沟、主干道等作为分界线。划片是为了便于田间管理和茶行布置,如一个独立的自然地形,即可划为一片。在一片茶园中要划为若干地块,以便田间管理工作的安排,以及产量、肥料、农药等各项定额指标的具体落实。在平地或缓坡丘陵地的茶园地块,尽可能划成长方形或扇形,以便算长茶行,利于机械操作。地块的大小,主要从茶园管理是否方便加以考虑,一般以10亩左右为宜,茶行长度以60米左右较为恰当。
    3、道路及排蓄水系统的设置
    (1)道路网 道路网的设置,既要便于车辆通行和田间管理,又要有利于水土保持,且少占耕地面积。一般道路面积不要超过全场总面积的5%。
    一个千亩以上的茶场,要建立道路网。在设计道路网时,应以茶场总部或茶厂为中心。从总部或茶厂到各区、片、块的茶园,都要有道路相通。道路网包括干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建成后的道路网要做到块块相连,路路相通,区格分明。对面积仅二、三百亩的茶场,只要设支道、步道和地头道就可以了。
    干道 是整个茶场的交通要道,依它来联接茶场内部各作业区,并和场外公路相通。干道的宽度要求8米左右,能供两辆卡车交汇运行。在干道两旁,应种植行道树,两侧开设排灌沟渠。
    支道 是园内运输、耕耘、采摘等机具运行的道路,供区内联接各片茶园之用,与干道交接。一般路宽4-5米,能容一辆卡车通行。对二、三百亩的茶场来说,支道实际上起着干道的作用。
    步道 是从支道通向各块茶园的道路,同时也是各块茶园的分界线。路面宽2-3米,可牮拖拉机运行。
    地头道 根据机械操作的要求,在每块茶园的两端,要设置地头道,宽度视机具而定。暂无机耕条件的茶场,在设计时要留有余地,以备今后应用。
    为缩短路减少用地面积,在可能情况下,尽量将干道和支道设计成直线形道路。在坡度较小,岗顶起伏不大的丘陵地区,干道或支道庆设在岗顶分水岭上,如坡度较大,岗顶很不规则,干道应设在坡脚,支道呈一定比降的S形。绕山开筑。在坡地茶园划分地块的步道时,应以支道为起点,向上或向下呈∫形修筑步道。每条茶行或梯级都与步道相通,紧密衔接,互相穿插,便于车辆运行。
    由于山区地形比较复杂,因此各种道路的设置,要周详安排,如路面升降的大小、道路转弯角的大小等等都要恰当,适于行车要求。
    (2)排蓄水系统 茶树有怕渍怕旱的特性。在茶树整个生育过程中,尤其在生长季节里,需要较多的水分和较高的湿度。因此在有明显旱季的地区,水分往往上升为左右该季茶叶产量的主要因素。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的茶园,遇多雨季节,如不能及时排水,常常会冲垮梯级,流失肥土。地势低处又易灌水,造成茶树湿害。所以设计新茶园时,水利设施既要考虑多雨能蓄,涝时能排,缺水能灌,又要尽量减少和避免土壤流失。
    茶园水利系统,包括保水、灌水、排水三方面内容,它由渠道、主沟、支沟、隔离沟和水库、塘、管道和机埠组成。规划时要因地制腚,与道路网紧密配合,要有利于茶园耕作管理,做到能蓄、能灌、能排。
    渠道有主渠和支渠。主要作用是引水进园,蓄水防冲和排除径流。在平地或缓坡茶园内,渠道可沿茶园干道和支道设置,其宽深度视需水量和排水量而定。在山地茶无中,应沿等高线开设横渠道,并保持一定的倾斜度,其比降为0.2-0.5%(即每百米高差为20-25厘米)。为扩大灌溉面积,坡地茶园环山渠的位置应尽量提高,设在茶园的上方。根据地形地势的不同,可设明渠、暗渠和拱渠两山之间可采用渡漕或倒虹吸管联接。
    主沟是茶园内连接渠道和横排(灌)水沟的纵沟。雨量大时能汇集横沟和园内支沟的水引出园外;在需水时,又是灌溉用水的通道。平地茶园的主沟沿干道、支道平行开设。在山地等高梯级茶园开设纵沟,应与支道或步道相结合。在沟中开筑排蓄兼用梯级形或每隔数米设立一凹齿形横小坝,以利减缓水速,拦积泥沙。在支沟交接处的下方,设置可移动的挡水板,灌溉里可控制流量。纵沟的沟底及沟壁,均应用石料砌成。为便于机械操作,将部分主沟建成暗沟,更为适宜。
    支沟是与主沟连接的横向排(灌)水沟。平地和缓坡地直行茶园,可沿步道设置,和主沟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相交。在山地等高梯级茶园与主沟斜交相接,与茶行平行。
    一般10内的等高茶园,沟距以相隔10-15行茶树开设一条为宜;坡度在15。左右的,可相隔6-10行茶树开设一条;梯级茶园应设在梯面内侧。
 
作者:爱喝茶
日期:2023-08-09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