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北苑帝王龙凤茶
普洱茶
唐末宋初,闽北的建溪春声名雀起,风靡全国,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就开始下令将浙江长兴县顾渚生产“顾渚紫笋”上品贡茶的御茶苑,南移迁至福建建州北苑,于是,茶兴于唐,盛于宋的局面伊始。
到了宋太宗赵匡义(939年-977年)临朝,他本身就是一位特别好茶的皇帝,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建安北苑贡院设置专门监制龙凤贡茶的机构,供皇家专用。“从此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帝王尝的就是北苑龙凤茶。
 
大平兴国三年(978年),赵匡义遣使丁谓至建安北苑,即今建瓯市东峰镇,监造一种皇家专用茶,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纹饰,也叫“龙凤团茶”。皇帝用的龙凤茶,茶饼表面花纹用纯金镂刻而成。宋太宗留有一首饮茶诗《缘识》:“秋锁烟岚日未曦,道情欲话老僧期。旋烹茶灶心先喜,摇撼松风睡思迟。鹤唳九宵堪入画,云平三界化无私。真宗相教非虚说,对境成空是我师。”说的是与老僧对坐饮茶的情致,他认为茶香胜酒,闻得茶香如人登仙界,心境空灵、对境成空,得到心灵上的滋养。如果再与老僧一起赏秋,谈论三界玄理则更神妙了。
到了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当朝,他是书画诗棋茶样样精通的风流天子,其中对茶极爱,亲自撰写了茶书来评论茶质优劣、茶工高低、茶艺细微、茶品差异。在皇家的宴会上,常常亲自为大臣们烹茶。蔡京在《保和殿曲宴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场景:宣和元年,皇上召臣蔡京保和殿赐茶至全真阁上,御手注汤,擎出乳花盈面。其分茶艺术令众臣震惕惶怖,莫敢饮之。他的《大观茶论》赞道:“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龙凤团茶,既含皇家龙凤御茶之意,更有北苑产茶地名涵义。据林垅山坡上《凿字岩》题记:“建州东凤皇山,厥植宜茶惟北苑,太平兴国初,始为御焙。岁贡龙凤上。北苑(旧时地名)亦称北苑御焙、北苑龙焙。”东峰镇后焙村,是十二官焙之首焙和御贡茶事漕司行衙的所在地。茶山名凤凰,泉有“龙井”,泉水清冽甜美。相传,北苑龙凤团茶均需龙井之水喷洒再焙制,方能成为天下一绝的贡品。宋徽宗对北苑龙凤茶厚爱有加,极力称颂,他在《北苑春》:“风霜正腊辰,早见几枝新。预荷东皇化,偷回北苑春。旗枪虽不类,孽似堪伦。已有清荣谕,终难混棘蓁。”
也许从小深受其父茶烟薰染,宋徽宗的儿子宋高宗赵构(1107年-1187年),对饮茶有着极高要求,不过他忘了被掳在金营的二帝,不思收复失地,在临安南宋小朝廷享受绮靡生活,有他的茶诗《赐僧守璋二首》见证:“古寺春山青更妍,长松修竹翠含烟。汲泉拟欲增茶兴,暂就僧房借榻眠。久坐方知春昼长,静中心地自清凉。人言圆觉何曾觉,但见尘劳尽日忙。”
 
从赵匡胤的饮茶癖好,到后来继位的宋代皇帝皆爱饮茶,龙凤团茶成为宫廷的象征和骄傲,达到中国制茶的顶峰。据悉,龙凤茶愈做愈精细,愈做愈精美,价值也愈昂贵。宋真宗赵恒的咸平年间,丁谓任福建转运使,进贡龙凤大团茶,每年约40个饼,已让龙颜大喜;庆历中,蔡襄任福建转运使时,创新的小龙团茶比大龙凤团茶更加精美。宋神宗元丰时至宋哲宗的绍圣年间,贾青任福建转运使,又相继有“密云龙”和“瑞云翔龙”问世,比小龙凤团还精细,其品质更为精良名贵。宋哲宗初年,连皇太后都觉得太奢华,下旨让福建的官员不要再造“饼重一斤,价金二两”的团茶了。然而,到宋徽宗宣和年间,福建转运使郑可创制出“银丝水芽”,昂贵之极,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赵佶曾将此茶分赏重臣:“今岁闽中别贡茶, 翔龙万寿占春芽。初开宝箧新香满,分赐 师垣政府家。”那时,作为贡茶的龙凤团茶极为珍贵,即使朝廷高官也不易得,如蒙皇上赐茶,便是十分恩宠了。在朝为官二十多年的欧阳修,到任参知政事时也仅得赐一个小茶饼,只能“为奇玩,不敢自试,有嘉客,出而传玩。”
然而随着宋朝的衰败,龙凤团茶也开始衰弱,马背上建起元朝的统治者玩不来这种过于精细的茶文化。穷和尚苦出身的朱元璋当了大明皇帝,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下诏罢造龙团,改团茶为散茶,龙凤团茶遂成历史绝唱。
无论如何,看中国茶的历史,北苑龙凤团茶,都是我国茶叶生产中的一颗绚丽璀璨的明星。它始于南唐,盛于宋元,止于明初,辉煌四百多年。它一直作为国内贡茶中的上品,专供皇家享用。当时,它高居全国首位,名冠天下的地位也是不容否定的。
作者:柯翰祖
日期:2023-08-10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