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新出的普洱茶,人们最在意它什么?有的人说是滋味口感、有的人说是包装、还有的人说是它的工艺。
而事实上呢,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自然所关心也就不同,比如,买回去自己喝的,那么品质一定要好,口感一定要佳,而且要卫生,不然干嘛花钱去找不快呢?假如不是自己喝,送人的话,那么就很注重包装,虽不一定要高大上,但起码一定要好看,否则怎么能拿得出手。但是对于一些喝茶时间久的茶客来说,可能会在意它的工艺,比如是传统工艺,还是现代工艺(机械)?如果是喝惯传统手工工艺的,那么即便是采用先进工艺制作出来的好茶,也存在不买的现象。
或许大家都是对的,但是对于一款新茶来说,其实人们最在意和关心的是这三个方面:用料、仓储、价格。对于这个问题,有的人还可能会说是品质。不错!不过这都是居于用料、仓储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说到品质,是不是一定要落到用料、制作工艺和仓储等这些上来。否则你怎么来谈这款茶的品质?
而居于市场大多数的声音这样的。这款茶是什么用料?哪个山头的?新料还是老料?什么时候压的?什么仓,昆明仓还是广东仓?有多少量(件或吨)?出厂价和零售价是多少?
由此可以观察出,其实商家最在意的主要集中在三点上:用料、仓储、价格;而缩减成消费者最关心的两点便是:品质和价格。
关心问题之一:用料
对于商家而言,每款普洱茶的用料和仓储决定着这款茶未来在市场上的价值与价格。用料好,那么一款茶最基本的因素就具备了,接下来才是制作工艺。
假如连最基本的用料都非常劣质的话,即便是有高超的制作技艺,那么最终这款茶都不会好,为什么呢?因为,内质才是决定性因素,外在因素只是辅助条件。好比一个本来就是劣质或不好的东西,你还能期望它越放越好么?这显然不可能。因此,普洱茶的用料是最基本的前提,没了这个,谈其他的都是扯淡。
故而很多茶商也非常注重这块,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亲自上茶山收购原料,这样做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把握收购价格,控制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亲自监督把控原料的真品质。否则收购几吨不好原料是小,但这一制作下来,方方面面的成本算下来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试问,作为一个老板怎么扛?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劣质原料制作出的成品茶,一旦流向市场,那么会给多年来打造的品牌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为消费者都不是傻逼,你的茶是什么样的,总会被喝出来。到那时,就不仅仅是损一款新茶这么简单了。
同样的,假如消费者连自己买的茶都不知道用料是哪里来的,那么即便是买了也喝着不放心,进而会影响到对这个品牌的不信任,以及下一次购买。这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用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之一。
关心问题之二:仓储
仓储是整个普洱茶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商家和消费者对这一块十分重视。有的人就十分的在意广东仓和昆明仓。本来茶叶都是好的,但因为存放的时间、地点不同就可能造成后期流通上的差异。比如对于一些做惯昆明仓的商家(零售和批发商)来说,就会对去过广东的茶有一定的排斥性。因为两个地方存放过的茶在短时间内口感上是有很大差异的,他们明白自己所服务的客户是偏哪一方面的较多,为了避免冲突,从而更多选择迎合。那么在选择一些新茶的时候,一定会考虑这些问题。
喝惯昆明仓的,喝广东仓就会觉得仓味过重,甚至有些还认为是发霉了。而喝惯广东仓储的又会觉得昆明仓太干、太燥。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需要太多理由!
另外就是仓储的好坏,比如湿仓和干仓等方面的问题,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关心问题之三:价格
价格永远都是最冷酷,最有吸引力,最具爆发力的词。同样运用到普洱茶上也不例外。对于一款新茶的品牌商家来说,价格的制定尤为关键,也极具系统性和挑战性,尤其是在互联网销售和传统零售相互交叉进行的时候,“价格往往是最致命的”。
若站在一个旁观的角度上来说,你可能会说,不就是标一个价嘛,哪有这么难?可是你想过没有,一旦这款茶的价格没制定好,没控制好,那么一定会决定它在市场的命运,特别是对于产量大的主打产品来说,非常重要。一方面会与同时段的同质产品失去优势对比;另一方面,价格不合理,会让消费者觉得茶是假的或是因为价格过高望而却步!哪怕是偏差一块钱带来效果都会天差地别,有一句行话叫“得消费者得天下”。在普洱茶市场上,因为价格问题,死掉的商家已经屡见不鲜了,因此,价格是致命的。
综上看来,用料和工艺是内因,仓储是外在因素,价格是致命条件。用料、制作工艺、仓储,它们分别是构成整个普洱茶的一个因素或者是点,只有这些因素综合串联的时候,才最终决定这款茶是何走向?当然,曾无数次见到过这样一个结论,好普洱茶一定是具备“好品质(用料和制作工艺)+良好仓储”,然后是存放年限。
因此,对于一款新出的普洱茶,人们最关心的应该是最实际的问题,如果单一剔出一方面来说的话,就显得太过片面,也不符合市场的实际情况,更不符合普洱茶的属性!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