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普洱茶拜物教

 

       案头放着一饼白绵纸裹着的普洱茶。无生产日期,无产地,无品名,包装纸上只有一枚手工盖上去的私章,可以算得上地道的“三无”产品。这是一位刚转行做普洱茶生意不久的朋友,首次尝试制作的一款茶。

  当它还是一堆散料的时候,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压成了茶饼以后,散落在一堆黑乎乎的同伴中间,也没觉得有什么两样。一旦被绵纸裹了起来,并且最好是加上主人的签名,盖上了印章,它已经不是普通的茶了。即使“三无”,起码也蕴含了主人对用料、制程、口感甚至个人信誉的承诺。

  莫言的小说《四十一炮》中写到,一位工匠因咒骂木雕的“肉神”后突然牙痛难忍,他的师傅驼背男人教训到,“你要记住,不管什么木头,一旦雕成了像,就不是木头了。”先不讨论这段文字是否有迷信色彩,我们只关注人类对物的崇拜。

  百度百科对拜物教的解释是,拜物教是把某种物当作神来崇拜的一种原始宗教。在原始社会中,原始人由于对自然现象缺乏理解,以为许多物体如石块、木片、树枝、弓箭等均具有灵性,并赋以神秘的、超自然的性质,以及支配人的命运的力量,从而形成了拜物教。

  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商品拜物教: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

  相信许多普洱茶玩家都经历过白绵纸崇拜的过程。挑剔的玩家无法信任正规厂家生产的商品茶,他们总会从中挑出这样那样的毛病,甚至质疑其中蕴含着多么过分的暴利。直到有一天,自己终于能够来到山头,盯着茶农采摘鲜叶,盯着完成接下来的每个环节,做出了自认为完美无暇的极品,一饼白绵纸包裹着的私家藏品就此诞生。

  白绵纸是毫无商品属性的包装,却赋予了裸饼以“神秘的属性”,使得这饼茶既不同于半成品,也不同于可以摆在茶庄销售的商品。它可以成为茶客对制作者膜拜的载体,更是制作者对自己制茶水准标榜的最好载体。对于自恋的茶人来说,送给朋友自己亲手制作的白绵纸茶,内心的愉悦一定不亚于乔布斯送给朋友亲笔签名的麦金塔电脑之时。

  玩家圈子中,大家相互交换的白绵纸茶,无不关联着制作者的脸面。施与受之间的关系,仍脱不开商品交换的社会关系属性。普洱茶的“拜物”,源自好茶者的自恋。它首先是人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在交换中实现了自我价值。无论交换的是人情,抑或各种利益。


作者:中国普洱网
日期:2018-08-23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