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野获编补遗》中关于茶的记载文献看(《御供茶》《茶式》),更重要的原因是洪武皇帝对那个旧时代的皇家吃茶法不很熟悉和了解,自己怎么能像宋徽宗一样的精通点茶之术呢?那就难免会有失皇帝威严。当然也为国家经济长远着想才有了这个历史性的改革。
将这种风尚推广于宫廷生活之中,进而使之遍及朝野。散茶被诏定为贡茶,无疑对散茶的生产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此散茶加工的工艺为了满足冲泡的效果功法就更为精细,外形与内质都有了改善与提高,各种品类的茶和各种加工方法都开始形成,各大茶类也就逐渐的出现。
兴起于明初的“茶学”,可不能简单等同于明朝以前的茶学研究。因为在此之前从事研究行为的主要是达官显贵或是有足够经济地位的寺院等。而明初期是因为社会尚不安定,许多文人胸怀大志而无法施展,不得不寄情于山水或移情于棋琴书画,而茶正可融合于其中。
以文人的情怀和性情,一时的情志所感,就会著书立说,就像今天的作者、学者、专家、甚至茶博士等等,随性就可以出现,或者自我冠名博士的都比比皆是,一时感想就要写出来当做天下人的学问了。不完全否定价值,但绝对不能简单的就当做是个学问,也就是:切莫全当真!正如孔子求教于老子,老子告诉孔子:写书的人都成过去了,他写的还能全当真吗?
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明代出现了50多部茶书茶著。夏树芳录南北朝至宋金茶事,撰《茶董》二卷;陈继儒续撰《茶董补》;朱权撰《茶谱》,于清饮有独到见解;田艺蘅撰《煮泉小品》;陆树声与终南山僧明亮同试天池茶,撰《茶寮记》,反映高人隐士的生活情趣;张源以长期的心得撰《茶录》,自不同凡响;许次纾写《茶疏》,独精于茶理;罗廪自幼喜茶,便以亲身经历撰写《茶解》,等等著述也使关于茶的著作凸显丰富。
再不是简单的《茶经》《茶录》和《大观茶论》的时代。一杯茶的今生,突然被输入了很多真真假假的高谈阔论,静静流淌的河流里响起了涛涛的洪流之声。
你相信的都是真的,你不信的就是假的,你是否相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