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起源】
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永嘉(今温州)东(南)三百里有白茶山”,据茶界泰斗陈椽教授考证:“永嘉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系中国白茶原产地,白茶山是指有“海上仙都“美誉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福鼎太姥山”。清代名人周亮工在《闽小记》中更是清楚的记载:“太姥山古有白茶,今呼白毫银针,产者性寒凉,色香具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销国外,价同金埒”。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宋代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公元1115年,关棣县向宋徽宗进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清嘉庆初年(1796年)已有白茶生产,当时以闽北菜茶品种为鲜叶。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政和铁山乡人改植大白茶,并于光绪15年(1890年)用大白茶制银针试销成功,次年运销国外。白牡丹始创于建阳县水吉镇。1922年政和县也开始制造白牡丹,运销香港,价格比普通红茶和绿茶高出一倍多。
白茶现在产区首要在福建省政和、福鼎、建阳、松溪等县。境内丘陵崎岖,终年气候温文,雨量充沛。山地以红黄壤为主,首要种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建阳水仙等优秀茶树种类。白茶因选用鲜叶质料不相同和技术不相同,出产出的白茶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新技术白茶五种。茶界泰斗张天福在《福建茶史考》说:白茶由福鼎创制,其时银针采自菜茶树上鲜叶。
【白茶·茶人说·天下一人】
茶界谓白茶有二指:
一是指用白茶树鲜叶为原料制成的白茶,因芽叶天然呈白色而得名。1982年在浙江安吉县推出的安吉白茶,像宋代北苑白叶茶一样,是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珍稀茶树,采摘鲜叶以绿茶制法加工而成的白叶茶。
二是指以普通茶树(菜茶、大白茶)鲜叶为原料,采用自然萎凋,轻度发酵,不揉不炒,自然干燥或文火微焙方法制成的茶叶。其成茶芽叶完整,密披白毫,色泽银绿,滋味甘醇,汤色浅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白茶。
【白茶·茶人说·资深茶人·雷继兴】
相传尧帝时,太姥山下一个农家女子,为避战乱逃到山中,以种蓝为业,人称蓝姑。那年太姥山周围麻疹流行,乡亲们成群结队上山采草药为孩子治病,但都徒劳无功。
一天晚上,蓝姑梦到南极仙翁对她说“在你栖身的鸿雪洞顶,有一株树,名叫白茶,它的叶子晒干后泡开水,是治疗麻疹的良药。”之后蓝姑历经磨难找到了那颗白茶树,遵照仙翁的嘱咐将树上的绿叶采下来泡茶给出麻疹的孩子们喝,孩子们终于战胜了麻疹恶魔。
传说中的白茶就是由此而来,虽然充满神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