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茶当中,关于功夫茶,有两种说法:
一是在潮汕地区发源并流行起来的泡茶方法,叫功夫茶,功夫茶喝的茶以乌龙茶为主;
二是很红茶的一个类别,因为制作工艺的繁琐,而称之为工夫红茶;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三大工夫红茶: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
先说功夫茶:
广东潮汕地区一带盛行功夫茶。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饮功夫茶非常的考究,一般每家每户起床就早早的点起风炉,煮上水,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装入乌龙茶冲泡。茶泡好后拿起茶壶在摆成品字形的3个小瓷杯上画圆,依次斟满每一个小杯(当地人称为“关公巡城”),此时就可以捧起香气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品尝。
饮茶时即使人再多也是三个杯子,而且也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要来回轮流顺序斟,大家会很自觉的按老幼尊卑依次饮茶。因此工夫茶除了泡制要功夫外,饮茶也需要费功夫。
功夫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二字,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诀。
再说工夫茶
“工夫茶”即是指茶叶,在清代时是指红茶及部分武夷岩茶。
被称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先生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茶叶资料选辑》载:武夷岩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民国之后,岩茶就没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工夫”则全指红茶。如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红茶篇》中,将红茶分为正山小种、小种红茶、红碎茶三大类,且按地域分为:闽红工夫、祁门工夫、休宁工夫、川红工夫、滇红工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