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茶具茶道 > 茶具文化知识 >
紫砂泥料中紫泥、红泥和绿泥的特点
普洱茶
 
  紫砂泥料中紫泥、红泥和绿泥的特点介绍如下:
  
  紫泥  
  雅称“富贵土”,俗称“天青泥”、“红棕泥”、“底槽青泥”、“大红泥”,为制作紫砂壶(器)的主要原料。深藏于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广东大埔和宜兴丁蜀地区都有紫砂矿。紫砂泥烧制的成品有紫砂壶、紫砂煲、紫砂花瓶、紫砂茶具,以及其他紫砂工艺品。得益于饮茶风气,紫砂壶最为常见,其特点是不夺茶香,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若将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红泥  
  俗称“朱泥”、“朱砂泥”。因其成陶后色似“朱砂红”故名。产于宜兴任墅赵庄山,质坚如石,其含铁量高,产量甚稀。红泥收缩率大,常制小件器物, 红泥分高温红泥、低温红泥。高温红泥烧成以后的物理性能及效果与紫泥相同,只有颜色上的区别,如声音、质感、手感,泡养以后的效果都跟紫泥一样。
  低温红泥又称朱泥,其矿岩疏松,瓷性好、声音清脆、颜色发红、有鲜艳之态。朱泥在烧制过程中最具表现力,根据各种窑温、气氛,可出现不同的颜色,如紫色、紫红色、紫青色、墨色、墨黑色、草绿色、宝兰色,应有尽有。朱泥极品被称为大红袍,因为清代大红袍泥料已经断源,极难仿制。现代所谓的大红袍应是朱泥窑变以后的效果,成大红鲜艳之色,有鲜艳欲滴之感觉。然而市场上的大红袍大多是人工调配的“化料”壶。
 
  绿泥 
  俗称“本山绿泥”,故名“梨皮泥”。采掘量极少,不易制作大件产品,仅制作小件产品和作为“化妆土”,加入适量作色剂可变化成各色装饰泥。开采困难,数量极少,以至目前市场上纯正本山绿泥制作的茗壶很少见到。用本山绿泥制成茗壶,经过长时间泡养,上茶色即成古铜色,老成古朴,极具古玩之貌,本山绿泥在特定的烧制过程中,能生成各种颜色,如各种梨皮颜色、绿色、单绿色等。
 
作者:未知
日期:2023-09-05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