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为什么中国没有形成“茶道”
普洱茶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的交往,在一个“诚”字。虽然当下社会中的人都爱“利”这个字,但是也要“诚”来维护他的“利”,也就是“利”与“利”之间需要一个“诚”字来维持秩序。诚,就是用心对待某个东西。
中国人和茶的关系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从最早的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到唐代茶圣陆羽《茶经》的出现,这一段艰难的路程说明了茶还是能让中国人重视起来的。但是到了现在,为什么一提起茶,大家都会说日本的茶道。我不知道和茶有着几千年历史关系的中国人会怎么看。其实这样的结果也是必然的,中国人的生存哲学造就了“茶道”不会出生在中国。
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我准备考研究生的时候,我母亲问我,你想往哪考?然后又问,研究生怎么考?是不是还要再读几年?我给她讲通这些流程之后,她又问我,考上研究生那你学什么?我说我选择的方向是“外国哲学”方向。只见她立刻一脸茫然,然后又给我说,中国哲学都不知道是啥,还学外国哲学?学哲学能干啥吗?对,就是最后这一句话,我想重点强调的,我想百分之八九十的中国人在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都会说这样一句话,即便不会说的一模一样,至少在心里会这样去想,学哲学能干啥吗?不能吃,不能喝,不能找到媳妇,也不能挣到钱。这就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也就是中国人的逻辑思维。我并不是以一概全,当然有个别特殊的情况,我只是针对发生在自己身上以及自己周边观察到的现象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中国人不会过多的考虑精神上的发展。自从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之后,中国人才开始慢慢注重精神上的自由与满足,到现在当然更多。但是实用的哲学思想似乎还是根深蒂固地埋在一些人的脑子里。
 
如果把我和我母亲的对话转移到喝茶这件事上,中国人会这样想——喝茶,拿起来就喝,还要怎么喝,又赚不了钱,喂不饱肚子;我不喝,没人骂我、打我,我喝了,也没发生什么惊喜让我看看。所以,精神上的享受一直是中国人比较忽视的。当然,有重视精神上享受的人,但除了诗人、画家、陆羽以及陆羽的徒弟之外,我估计再没有多少人了。诗人和画家为了创作,陆羽和他徒弟是为了研究,所以就是这几种在现在算是艺术的人也都是为了实用才去接触茶,可见,茶道形成的核心条件在中国根本没有产生,这是主要因素。
大家贵族们也喜欢喝茶,不管在那个朝代、时代都有很多贵族,为什么在他们之间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茶道”?说白了,就是有钱人,有钱人喝茶的目的大多都是相同的,那就是装腔作势。在红楼们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这一点,林黛玉初到贾府进行晚饭的那个场景,大家都要进行饭前饭后茶这一道程序。除了饭前饭后茶就是平日里侍候客人的时候,要端茶敬客以示礼节。其实在端茶敬客这一点上,中国人做的还是挺好的,但是也是为了面子。
说到底,茶道不会在中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在意识中并没有把它重视起来,就是不够“诚”。中国人有“诚”,只是把它没放在这里。
 
作者:高登
日期:2023-09-06
栏目导航
中国普洱网、立足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微信: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进入
中国普洱网服务中心
中国普洱网、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