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至今为止都还没有一个人能完全喝懂武夷岩茶,但即使这样也阻止不了人们对岩茶的喜爱和探究。
今天从岩茶的五个角度出发,试着去读一读这杯武夷岩茶。
【条索】
“条索”好比岩茶的身材。
就像美女要有好的身材一样,好的武夷岩茶也要有好的“条索”。
确切的说,“条索”是指干茶在没有用水冲泡前的形状,比如如条形、圆形、扁形、颗粒形等等。我们通常看到的武夷岩茶条索是条形的。
美人大多有魔鬼身材,而好的岩茶则要条索匀称、紧结,掂在手上有分量。
从色彩上看,这些条索色泽乌褐油润,平整光滑。
【叶底】
叶底其实就是茶渣,是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叶片,是一泡茶所有的秘密和底细。
茶在未泡之前,是全副武装的美女,而泡后,则卸掉了所有的妆容,显出叶底,不施粉黛,纤毫毕现。
首先,我们还可以看出茶叶焙火的程度。
如果叶底黄亮,舒展,焦条少,且无“蛤蟆泡”,则火工低;若叶底红褐,团缩,焦条多,有蛤蟆泡,则意味着火工较高。
叶底还可以告诉我们这泡茶的发酵程度。
当我们展开一片岩茶叶底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中央是绿色或者黄色,而叶片的边缘是红色的。
红色的部分就是发酵的部分,是乌龙茶最为特殊核心的工艺所在。这些红和绿的比例,显示了此茶的发酵程度。
当然,如果遇到完全重火的茶叶,所有的叶片都变黑了,那我们也就无从判断了。
【火功】
火功是岩茶的一种口感,反映的却是茶师的焙火工艺。
恰当的焙火工艺,不仅固化了岩茶茶菁的色香,还为岩茶增添独特的韵味。
茶叶最后的归宿是水,而为了让她的品质得以保存,却要经过火的洗礼。
在焙火上,根据焙火的程度可分为轻火、中火、重火三类,而茶叶火功高低会在茶汤和叶底上表现出来。
轻焙火的岩茶,香气清远、高而幽长,鲜爽。滋味甘爽,但带稍带微涩。其茶汤橙黄至黄色,较淡。另外,叶底鲜活,看相好,三红七绿。
而缺点就是茶汤韵味较弱,不耐储藏,品质易变。
传统型岩茶的火功大多在中火到重火。
其香气浓郁而平稳,杯底香好,带有花果蜜糖香,滋味醇厚、顺滑,岩韵强而且耐泡。另外,这种茶的茶性较温和、不伤胃。
【回甘】
孔子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品质优良的岩茶也如同美妙的音乐一样,给人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而这种回忆之关键,就在于此茶是否有“回甘”。
优质的茶品在饮后都会立刻喉头泛甘,而后上升扩散到整个口腔,经久不退。可以说,回甘是喝茶最迷人的特性之一。
细品回甘,可以让喝茶的人平心静气,沉着安闲。
【岩韵】
人们喜欢岩茶,其实也就喜欢岩茶的“岩韵”。
在武夷山,关于“岩韵”这个词有各种解释。可以说,每个门派都有自己对岩韵的理解。
甚至还有人说,“岩韵”一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仿佛好的诗句,听上去如坠仙境,但是细想,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其实,“岩韵”集中表现为独特的天然花香和天然滋味。
首先,其香气浓长清幽,带馥郁的花果香;其次,其滋味醇厚,有如岩骨般的厚重,饮后舌本回甘,润滑鲜爽。
为了更好地理解岩韵这个词,我们不妨从各个角度来观察一杯茶汤。
感觉最好的是杯底留香,称为“杯底香”或“冷香”。茶汤冷却后,再闻杯底,那种感觉实在是妙极。
另外,岩茶的茶汤还有甘、醇、香、滑等特点。
甘,是入口即甘,岩茶的回甘是发散型的,直接扩充你的喉咙,清凉开阔,很舒服的一种感觉。
醇,是指茶味的浓淡和茶汤的厚薄。
岩茶的茶味,比绿茶淡,比红茶黑茶浓。茶汤则比绿茶厚稠。但又不如普洱类黑茶,显的更清薄。如与同为乌龙类的铁观音相比,茶汤更厚稠,茶味更浓郁。
香,就是茶香。
干茶有香,杯盖有香,茶汤有香,杯底有香。同样的茶,每种香各不相同。不同的茶,又各有自己独特的香型。
水仙有兰花香;肉桂有桂皮香;水金龟有腊梅香;乌龙有水蜜桃香;佛手有雪梨香;奇兰有杏仁香;铁罗汉有中药香。
滑,滑与涩是相对而言的。
因为岩茶茶汤较为浓稠,所以与红茶、熟普的那种顺滑又有所区别。
有人认为,岩茶的滑,好像茶汤里有“沙沙”的小颗粒,或者是好像有柔韧不绝的细丝,从而丰富了茶汤的质地,如同喝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