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层出不穷的建茶名品,在皇室的引领下,很快吸引了朝野上下的士大夫们,于是,一种以建茶为主题的文化逐渐在全国流行开来。
勇争第一的茗战境界
现代人对于茶叶品质优劣的认定,往往会通过举办茶博会、名茶节及品茗会来实现,这些流行于当代的评茶模式,便是起源于宋代建安县北苑的“斗茶”习俗。
“斗茶”,建安人称“茗战”。
“斗茶”最早源自于宋代北苑贡茶的督造官们组织发起的一种新茶品评比试活动。每年春季,当北苑的新茶制成后,漕官便会组织茶叶行家对新上之茶进行评比,建安县的茶农、茶商也会积极参与评比活动,评优论劣,争新斗奇。
这是一个十分有助于展示和推销建茶生产与烹茶技艺的良好平台,一旦在“茗战”中获得好的名次,该茶品在当年无疑将会取得最优的茶价。为了让自己精心制作的茶能买到最好的价钱,建安人乐此不疲,每年必展开盛大的斗茶活动。
钟情于建茶的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为后人留下了一首《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的诗,从他的诗中,人们可以惟妙惟肖的感受到建安县斗茶活动的盛况特别是斗形、斗味、斗香、斗色等情景,全诗摘录如下: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冥。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秉承先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看来已深度融入了建安北苑的斗茶之乐中,把建安人喜爱的“茗战”当做是天下之大乐了。
斗茶活动还催生了建安瓷业的发展。
由于建茶的茶汤以乳白色为上品,用当地生产的黑窑器皿盛茶,最能体现建茶的特点,在茗战之中更能增加汤色的比分,于是,建安乌泥窑所生产的瓷器,特别是茶盏很快变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蔡襄《茶录》有记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最为要用。”建安的瓷业由此发展了起来,其所生产的建瓷在宋代成了八大名瓷之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建窑作为国内罕见的黑窑产地,其生产规模之大在宋代也是十分罕见的。借助着福建繁荣的外贸,大量的建窑产品多销往了亚非各国,其著名的瓷品:兔毫盏、鹧鸪杯(玉毫盏)等一批黑釉瓷现已成了人间珍品。
在官府与百姓的共同参与下,斗茶之风在建安县方兴未艾。“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茗战倡导的求胜不输精神,不仅推动了建茶品质的不断提高,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自强不息的建安人。
这种首创于北苑民间的评茶活动,之后演变成了建安当地的传统特色文化,并逐渐在全国传播开来。
学用兼著的茶学研究
历史上关于茶学的论著在中国一定可以找出不少,但单纯以一个地方作为茶学研究对象,并产出为数众多之专论的,一定非北苑莫属。
成名后的北苑,成了那时众多资深茶学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仅两宋围绕着建安北苑来写的茶学专著就有19部之多,著文涉及广泛,学用俱佳。
北宋四大书家之一、福建路转运使蔡襄,驻节建州时极力宣传北苑贡茶。他所著的《茶录》,将北苑茶的制法、饮法全面推向了士大夫,在他的影响下,欧阳修、苏轼等名家都以饮用建茶为荣。
建安人宋子安所著的《东溪试茶录》详细记录了北苑御茶园所属官焙的分布状况、茶名、茶病等,为后人研究北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建阳人熊蕃所著的《宣和北苑贡茶录》对建茶的花色、上贡沿革、品类、茶品等都作了详尽的记述,该书被收入《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
皇帝赵佶御书的《大观茶论》论述了北苑茶的产地、采制,特别是品茶的要领,历史性的提出了茶道精神。
宋代进士、建安人黄儒所著的《品茶要录》则记录了北苑茶叶的品质与气候、鲜叶质量、制作工艺、茶叶加工等的关系。苏轼曾为之作序,评价《品茶要录》为——“陆鸿渐(即陆羽)以来论茶者所未及”。是研究茶叶生产最好的教材。
宋代进士、江苏人周绛所著的《补茶经》堪称陆羽《茶经》的补充,虽然全书已失传,但其书“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的主旨,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爱茶人。
北苑的茶著还有很多,如福建转运司主管帐司赵汝砺的《北苑别录》,福建转运使、北苑督茶官丁谓的《建安茶录》,宋代新闻采集人刘异的《北苑拾遗》,宋代大改革家王安石的政敌吕惠清的《建安茶记》,宋代进士、建州茶场监买官曾伉的《茶苑总录》,还有《北苑煎茶法》、《壑源茶录》、《建茶论》、《龙焙美成录》、《北苑贡茶别录》、《北苑别记》等等。
北苑俯拾皆是的茶学论著,为被捧上了天的建茶接了地气,让人喝得底气十足,容光焕发。
荣古耀今的建茶诗词
“自古诗家多茶客”。北苑建茶的精妙绝伦和皇恩浩荡的殊荣地位,引发了大量赞誉建茶的诗词曲赋。所写作品题材广泛,有栽茶、采茶、制茶、烹茶、品茶、颂茶等等,林林总总,形式多样,作者既有普通诗家,也不乏名家大腕。
数百首的茶诗茶词,随处可见意韵空灵、醇馥幽郁的美文美句:
宋代文学家、著名诗人杨亿感叹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没有述及茶中真品——建茶,于是有了他的:
鸿渐茶经在,区区不遇真。
范仲淹写北苑斗茶,写出了建安人在天子面前勇争第一的激情: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北苑茶农清晨上山采茶的画面被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晏殊捕捉到了,词人写诗也一样精致:
北苑中春岫幌开,里民清晓驾肩来。
丰隆已助新芽出,更作欢声动地摧。
当天下的达官贵人和凡夫俗子都痴迷北苑的时候,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留下了名句:
近年建安所出胜,天下贵贱求呀呀。
一代文豪欧阳修发现高贵的京城人总是爱尝新鲜的第一春茶,于是有了佳句:
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写出了自己对贡茶、斗茶、饮茶的感受:
贡时天上双龙去,斗处人间一水争
分得余甘慰憔悴,碾尝终夜骨毛清。
北宋豪放派词界宗师苏东坡在精妙无比的北苑茶前,既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豪迈,难得的是,他还留下了极其细腻的“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名句。
江西词派的创始人黄庭坚写出了美词:
北苑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碾深罗细,琼蕊暖生烟。一种风流气味,如甘露,不染凡尘。
南宋四大家之一的陆游留下了好诗:
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
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
美妙的茶品还打动了深闺的妇人,南宋女词人易少夫人留下了佳句:
欲赏壑源新气味,不应兼进豨苓。此中端有淡交情,相如方病酒,一饮骨毛轻。
诗因茶而诗兴更浓,茶因诗而茶名愈远。绚丽夺目的建茶诗词,和北苑精妙绝伦的茶品一样,层出不穷,声名远播,两宋知名的文人墨客几乎没有不涉猎北苑的。不仅如此,宋代浓厚的建茶创作风还影响了元、明、清三代,如元代的刘仁本,明代的汤显祖,清代的爱新觉罗·弘历、袁枚、纪晓岚等都为北苑的建茶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据《建瓯茶文化经典》统计,描写建茶的古代诗文共达734首之多,作者计有268位,其中包含了众多的高官名腕。
以空前绝后来形容建茶诗词在中国古今历史上的茶文化地位,一定不会有什么夸张。北苑诗词的数量之多,名家之齐,关注之切,赞誉之广,帮助北苑以及整个建安成了那个时代梦幻般的胜地。
行走天下的建茶之道
茶文化的精髓是茶道。
中国人原本不轻易言“道”,因为他们总把“道”看成是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一种需要艰苦探寻才能感知的自然法则与规律。不像日本、韩国,凡事皆可道:花道、香道、茶道、剑道、柔道、跆拳道等等。慎于用道的国人,偏偏对茶喜于言道。
“茶道”,早在中国的唐代就有出现。唐末品茶名士刘贞亮在他的《饮茶十德》中就有:“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的说法。
不过,刘贞亮所提的茶道思想,其能产生的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因为,无论是从唐代对茶的喜爱、推崇、普及等方面来看,都远远不足以构成人们对于茶道探究的兴趣。
真正让茶道风行于中国的,是建安北苑这块神奇的土地。
而这一切,皆从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开始。
茶饮之所以会引发诸多美学思考及成果,一定与其蕴含的内质相关。北宋末年的徽宗皇帝,虽治国无方但却精通百艺,他潜心钻研茶学,以建安县的北苑、壑源为研究对象,写出了茶学名著《大观茶论》。
该书共二十篇,对北苑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尤其“点茶”部分是精华所在,点茶力道大小的讲究,力道和工具运用的和谐,书中阐述得相当到位,宋徽宗把整个饮茶的过程写得生活化和情趣化,让人读后俱有跃跃欲试之感。
更为重要的是,《大观茶论》归纳提出了“清、和、澹、静”四个字的茶品精神。宋徽宗认为,茶品应追求清雅、和谐,才能“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品茶时应抛除杂念,淡定简洁,才能达到“韵高致静”的境界。
宋徽宗不仅对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的健身益寿的物理功能作了归纳,还肯定了茶的“中澹简洁,韵高致静”的精神净化之功。
宋徽宗的观点精辟、独到,说出了建茶实实在在的内外功用,再加上是一代帝王的旨意,于是,上行下效,他所提倡的茶道之风迅速在朝野内外流行开来。
茶道,从此走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