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到了夏天,茶饼几乎是每个泉州人居家必备的饮品,每天早上将茶饼放入大锅中加水煮开,全家人将此作为一日的茶饮,可作消暑之用。
北苑龙团凤饼(也就是武夷清源茶饼的前身)是泉州早期的茶饼,其生产工艺精湛,名声显赫,专为皇家所享用。宋元时期就已被视为茶中珍品并饮誉朝野。因而,从宋代起至明初的四百多年间,龙团凤饼作为贡茶中的极品,在中国的茶叶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随着贡茶的“罢造”,龙团凤饼遭到封杀。一些制茶师傅觉得如此精湛的制茶工艺就此失传着实可惜。后将制作工艺带进武夷山清源洞中“私焙”,并将茶饼名称更换为武夷清源茶饼,这一制作茶饼的生产工艺才得以完整地保留至今。
茶饼的传承 得益于泉州情结
说起武夷清源茶饼的来历,还流传着一段佳话。据专门生产武夷清源茶饼的泉州市茶叶公司的总经理瞿少师介绍说,武夷清源茶饼师承宋代的龙团凤饼。当时武夷山僧人多为泉州人,清朝光绪年间,在武夷山清源洞为僧的南安人郑清松得到了制作茶饼的秘传手抄本,就和徒弟倪志远在武夷山开始制作茶饼。
有一年,师徒两人回泉州省亲,郑青松见母亲年事已高,在泉州孤独无依,就动员倪志远还俗,同时将外甥女庄密娟许配给他。然后与徒弟回到武夷山继续研制茶饼工艺。再后来,郑清松师徒每年回泉州探亲,都会带些自己制作的茶饼馈赠亲友。此后,由于武夷清源茶饼清暑退热、消脂化油、调胃健脾、提神醒脑的功效,逐渐在泉州广为流传。
离乡愈久,思乡愈切。1930年,倪志远回到了泉州,并且在市区中山中路开了家“倪鸿记”茶店,专门经营武夷清源茶饼。不久,倪志远在泉州病逝。同年,其妻庄密娟就将茶饼工场移至建瓯。
然而,泉州人依然割舍不掉茶饼情结。之后,倪志远传人——泉州民主爱国人士倪郑重先生继承了武夷山茶饼工场和泉州“倪鸿记”茶店。倪先生想尽办法扩展各种销售渠道,将武夷清源茶饼销往漳州、厦门,并分别设立了代销点,同时又向新加坡、印尼等华侨聚居地“进军”。武夷清源茶饼的年销量也从4000多斤增加到2万多斤。
1956年,泉州茶叶全行业公私合营,“倪鸿记”茶店归泉州市茶叶总店(泉州市茶叶加工厂前身)管理。倪郑重先生将珍藏的武夷清源茶饼秘传手抄本献给国家。庄密娟也亲自到泉州市茶叶总店向部分职工传授制作工序,使得武夷清源茶饼在泉州得以传承发展。
原始制作 工艺堪称精妙绝伦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武夷清源茶饼采用了40多味中草药配合名茶精制而成。在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上继承了龙团凤饼的古法制作工艺。例如:制作茶饼的原料需要放置于瓦盆中兑水研细,并要堆积发酵,然后再将皇家专用的龙凤花纹印记在茶饼上。而制茶过程中最为精湛的工艺是不见明火,全部采用隔离式制茶室(原始的烧窑),不能使火中有烟。同时在煎煮时还加入了盐与姜,让祛暑功效发挥到极致。这些工艺细节虽然在继承中有了创新,但有大部分工艺流程仍然沿袭了古法制作工艺。
一到夏天,制作茶饼的师傅是最忙碌的。瞿少师告诉记者,武夷清源茶饼在夏季(立夏后到立秋前)常常是供不应求,其一是武夷清源茶饼以乌龙茶为主要原料,其中含有的中草药,如木香、藿香、砂仁、小茴等多属于芳香类药材,气味清香,有消暑退热等作用,既可以当茶饮,又可以当药服。很适合在炎热的夏天饮用。其二是为了对得起这块“老字号”的金字招牌,整个制作工艺,他们都采用了纯手工作业,深得老百姓信赖。
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在生产过程中,从中药材的预选、加工炮制配方,再经蒸、榨、研、造、焙,再到包装成品,都是师傅们按照古方制作的,就连炒茶、蒸煮的设备都是仿造古时候的。且师傅们每完成一道工序的生产任务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生产,整套工艺一气呵成,不能返工的。另外,由于师傅们要顶着60多摄氏度的高温在烘烤车间里赶进度,要生产出保质保量的茶饼,不仅要手艺精,配合度也很重要。所以,在生产车间里看到的制茶师傅至少都是拥有十几二十年制作经验的老师傅。
“老字号”茶饼扬名海内外
如今,在以茶为日常饮品的泉州,人们对于武夷清源茶饼更有着特殊的情结,加上它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传承,不仅获得了福建省首批“福建老字号”的称号,还成为来泉旅游者十分青睐的泉州特产。
武夷清源茶饼在知名度越来越高的同时,市场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日销量从上个世纪的2000多斤发展到现在的10万多斤,为了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发展,品种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由传统的块状型发展到袋泡型,产品受到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消费者的青睐。此外,为了满足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华侨对武夷清源茶饼的需求,泉州市茶叶公司每年还将茶饼出口到菲律宾、新加坡等华人华侨聚居地,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也为国家赢得了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