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都爱说个“点”字,笑点、泪点,兴奋点等等,那我就说说我的茶点吧。我喝茶的时间并不长,从2013年开始,满打满算,四年还不到,但茶点却很高,对我而言,狮峰龙井只是一种清纯,武夷岩茶只是一种醇厚,古树普洱只是一种美丽,看一眼悦目,啜一口生津,却始终不能打动我,唯有师傅的“魏十八”,它的兰花香、观音韵,一泡便将我击倒,使我沉醉于茶的世界而不能自拔。
2013年的3月1日,这是一个让我难以忘怀的日子,因为工作我一早便登上了飞往厦门的航班,午饭前到达铁观音的源头安溪西坪,拜见了我现在的师傅,中国乌龙茶(铁观音)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魏月德,先是一泡迎宾的“梦成真”,据说已是魏荫商品茶中的极品了,虽然有股兰花香源源不断地涌出,但我也不曾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不过梦成真的确是个好名字,它让我后来的梦真的都成真了。
第一个梦想,是当天傍晚,就喝到了传说中的“魏十八”。“魏十八”是魏荫名茶的镇山之宝,也是魏师傅的一款茶王茶,曾两度被拍卖到18万一斤的天价,有人说“魏十八”的茶名就是由此而来,但魏师傅说这是因为“魏”字就是十八划,魏家的铁观音制作工艺共有大小十八道工序,再说“嘉木”也是十八划,总之“十八”的含义很多,全凭自己去想。记得喝这泡茶的时候,我居然两颊绯红,眼泪不由自主的就淌了下来,说不出是兴奋,还是激动。但是我知道,用 “生津”、“回甘”,或者“香、醇、爽、滑”这些传统意义上赞美茶中的词语是无法如何也无法表达“魏十八”的境界的,它的神奇在于它可以在不经意间,触碰到你身体最敏感的地方,让人欲罢不能。后来想到了阮籍的两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也许就是对“魏十八”最好的读解了。只是我的心头从此就存下了这样的茶味,剪不断,理还乱。
曾经也问过魏师傅,难道我一个月的工资从此就换做四泡清茶吗?没想到魏师傅的回答让我绝望,他说如果你一个月可以喝到四泡“魏十八”就是天大的福分了,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我又没有这个量给你。于是,“魏十八”就成了我挥之不去的一种念想,每次,为了能喝上一泡魏十八,我会把飞机当公交车去坐,好在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后来我读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读到“ 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时候,我才发现“魏十八”真的到了快要让我“喝不得”的地步了。
其实,喝不得的又何尝我一个呢?后来我发现所有喝懂了“魏十八”的,都曾和我有过一样的感觉,只是比我更有定力。遗憾的是,我误打误撞,第一步就踏到了这里,真的不知道该庆幸还是哭泣。记得茅威涛演的《江南好人》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是神仙选择了沈黛,还是沈黛选择了神仙?”有时候,我也会困惑究竟是铁观音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铁观音,总之,我们的缘分就从“魏十八”开始了。
是“魏十八”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观音韵”。有朋友问我这种韵是否就是喝过“魏十八”的那种体感,我说也许。 “韵”在《说文》中式这样解释的:“韵者,和也,从音员声。”《文心雕龙》则说的更为透彻,即“声音相从为之和,同声相应为之韵。”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存在,也是人和茶的和谐。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 “魏十八”的观音韵,诠释成茶人和茶的同声相应。而我竟然第一步就踏准了这个节奏,因此这是缘分,也是担当。
果然,三年之后,我竟成了魏老师最心仪的弟子之一,开始了替铁观音立传的漫漫旅程,在这条路上,我终于明白了“魏十八”是怎样炼成的,它真的不是钱的问题,也不完全是量的问题,它的问题在于心,做茶人只有沉下心来,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去和茶相交,在茶人合一的境界里,才有可能做出让人一泡销魂的滋味。
因此,品出“魏十八”的韵味,不仅需要缘分,还需要修为。师傅的“魏十八”不仅是茶人对茶的一颗匠心,一种真情,也是茶对茶人的一种感恩和回报,所以,唯有它才能让你一泡销魂。